一三五
匪徒登上山头时,小分队已无影无踪了!只留下长无尽头的滑雪板的痕迹,安静地卧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岗雪床上。
他们得到的只是四十几名匪徒的死尸。
小分队在一个密林里扎下帐篷。
在战士们的休息中,少剑波开始了他第二步的部署。在干部会上他首先指出了敌人的诡计,接着十分严肃地指出,绝对不能轻敌。今天要是大意一点闯进屯去,就会吃大亏。
同时也指出了刘勋苍侦察不细致,在敌人逃窜时没有点清敌人的兵力,也就是没发现敌人分出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兵力,尾随在我们的背后。然后他眉毛一耸,抬了抬还没有完全痊愈的肩膀道:
“敌人在这块地面是立不住脚了,可以说没有他容身之地。因此是必然要离开这里,重建匪巢。但是敌人深知:
不消灭我们他是走不清闲的,或者确切一点说,他是走不掉的。
所以敌人一定要仗着他的优势兵力,和我们自己弹药不足的缺陷,来追击我们。”
他笑了笑环视了一下杨子荣等人,“那正好,我们现在很需要匪徒们追击,这样我们可以大大地制造敌人的弱点,一方面打击敌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他的弹药补给我们,因此我们要来迎接一连串的战斗。”
这时他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地图,反反复复地扫视着他那条已经标好的红线,好像他要在红线上找什么,又要向这条红线要什么,又在疑虑从这条红线是否能找到什么,是否能要到什么。最后他眉头一皱自语了一句:“从现在地图上看,只有这里恰当……有利……”
他抬起头来向干部们笑了笑,“现在我们要选择一个良好的战场,要选择一条良好的道路,这里!”他把红铅笔尖在红线上往返地摆动了几下,干部的眼光早已顺着他的笔尖在地图的红线两侧,仔细地看着一切,好像要把那上面的山峰呀,山谷呀,密林呀,稀林呀,一下子印在脑子里,使自己的脑子也成为一张活地图。
“怎么样?可以吗?”少剑波微笑地问着他的战友们。
“好!”杨子荣、刘勋苍一起向剑波赞同地答道,“论条件,这条线最好。”
“好!确定了!”少剑波肯定了自己的战斗计划,回头命令杨子荣,派三个骑兵,和卫生员小刘以及姜青山的朋友老曹,又挑选了一个会用指北针的战士,带着马匹帐篷和五个伤员先走。自己带着小分队,在等候着敌人。
果然,第二天马希山等匪首率领着他的“倾国”人马,沿小分队留下的踪迹追来。
刘勋苍和姜青山被留在小分队的最后头,一会儿打上两枪,一会儿跑一阵,一会儿又滑一阵,一会儿又停一阵。
匪徒的骑兵贪馋地尽量加快着他的速度,想吞吃他前面这一支人疲弹尽的小部队。哪怕吞不了,即便打散了也好给自己“保太平”,也可以捞个“一路平安”。
一连两天,都是玩着这个“捉迷藏”。
第三天上午,小分队登上了一座高山,向山下一看,整个的大山洼一棵树也没有,净光光的一片白雪。在大洼靠北一点,是一个光秃秃的山头,像一个巨大的雪人坐在大洼里。
奇怪!为什么在这渺无边际的林海里,会有这样一片连一棵树也没有的大山洼呢?大家都十分好奇地巡察着这个怪现像。
经过仔细观察研究,推断出这里在两三年前,曾燃烧过一次大山火,火是从洼底烧起的,当时刮着西风,风引火头一直爬上周围偏东的大山,洼内和老秃山的大森林全部被烧光,后来因为一阵大雨,熄灭了这场大火灾。这个结论是从这里残留下未被烧尽的树干上得来的。这些残留的痕迹都是西侧烧得重,东侧烧得轻,那被烧的木炭的特征显然是被大雨浇灭的。
少剑波看着眼前的情景,向杨子荣一点头道:“好战场,就在这里。”
说着他分配了孙达得和两个战士留下,等刘勋苍和姜青山上来和他俩一起完成一项重要任务。自己率领小分队滑向对面光秃秃的那座雪人山。
在这座大雪人山顶上又留下了十五名步枪射手和一挺机枪,由栾超家和小董任正副指挥。
少剑波和杨子荣率领剩下的全部,绕了一个大圈,回头向东南自己来的方向滑入密林。
马匪沿着小分队的踪迹,节节追击,傲然以胜利者的姿态追得又凶又猛,可是老追不上。匪徒们由于人困马乏,时时打击着他们的贪心馋欲,有些灰心丧气。正要打算转路西进,回到他们的老道,不料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五个人在疲惫慌张地逃跑着。
马希山一见,立即大呼一声:“弟兄们,快点,捉那五个掉队的共军,共军被追垮啦!我们疲劳,共军更疲劳,我们是四条腿,共军是两条腿!追呀!”
匪徒的大队一起向这五个人扑来,五个人更加慌张,回头乱射了几枪,又向前拚命地跑,可是总不如匪徒的马快,眼看快被赶上,五个人雪杖一撑,向前一倾,滑进了净光光的大山洼。
马匪到了山顶,看着雪洼里的五个人影,立即命令郑三炮:“这里没了森林,马可以跑得快,快点!带全部人马追,一定捉到,一定捉到!捉不到打死!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