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容国团(1937-1968)男,汉族,广东省珠海市人,中共党员。生前在原国家体委工作。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国家运动健将。
容国团从小喜爱并学习乒乓球,15岁时即代表香港工联乒乓球队参加比赛。1958年被选入广东省乒乓球队,立下“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随后被选为国家集训队队员。他苦心练就直拍快攻打法,球路广,变化多,发球精,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较好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乒乓球左推右攻的传统技艺,并创造发转与不转球、搓转与不转球的新技术。他运用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开创了我国乒乓球“快、准、狠、变”的近台快攻技术风格。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先后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1961年4月,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上,面对中国队赛况落后的不利形势,他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挥拍上阵,并激情誓言:“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最终力挫强劲对手,为中国队第一次夺得男子团体冠军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体坛一位里程碑式人物。1984年,他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杰出运动员。
一、“3年内取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最早在家乡广东珠海一所华侨学校上学,成绩优异,学打球也很用心,1948年初转到香港的慈幼学校。
其父容勉之是进步组织工联会下属的海员工会会员,容国团可以常去工联会的康乐馆打球。因容勉之失业,13岁的容国团退学在一家鱼行当童工。肮脏的环境、超重的劳动使他染上肺结核。后被好心的工联会人员安排在康乐馆管理图书、陪顾客打球。
1957年2月的全港乒乓球赛,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战,与队友夺得男团、男单和男双冠军。4月,日本队参加第23届世乒赛后到香港访问,容国团击败了刚获男单冠军的荻村伊智朗。
当年9月,容国团作为港澳乒乓球队队员到北京、上海、杭州访问,亲见祖国欣欣向荣。
1958年4月,容国团在广东省体育工作者跃进誓师大会上发出豪言:“3年内取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二、开国世界冠军
1959年春天,第25届世乒赛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4月5日的男单决赛,由容国团对曾9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此前,容国团淘汰了6个强手。
决赛首局失利。此后,容国团长短结合、“软硬兼施”,调动对手左右奔跑、前扑后撤,连胜3局,夺得冠军。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圣·勃莱德杯第一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
回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周总理更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视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将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红双喜”。乒乓球热迅速在全国兴起。
第26届世乒赛1961年在北京举行。男团比赛,中国队势如破竹,连胜8场,获小组第一名。决赛由3个小组第一名打循环赛决出冠亚季军。中国队先以5∶1胜匈牙利队。下午,上届冠军日本队以5∶2胜匈牙利队。晚上,北京工人体育馆座无虚席,中日之战在人们的期待中开始。
已成为众矢之的的容国团先后负于荻村和木村。有队友问:“下一场你准备怎么办?”容国团举双拳仰天长啸:“人生能有几次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当中国队以总分4∶3领先时,容国团沉着地用推、拉、搓相结合的办法钳制住星野展弥,终以2∶1获胜。中国队以5∶3击败日本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
“文革”中,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1968年6月20日,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1987年11月,珠海市政府在该市体委大院内竖立容国团铜像。2009年4月5日,中国乒乓球队首获世界冠军50周年纪念活动在珠海举行。同一天,容国团纪念馆在珠海华发新城容闳学校开馆。纪念馆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还有容国团留下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手迹。
容国团,虽只有30年的生命历程,却与中华体育的四个第一紧密相连。他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团体世界冠军队成员,还带队夺得第一个女团世界冠军。他喊出的“人生能有几次搏”,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