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财经媒体

类别:玄幻魔法 作者:狂花非叶 本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财经媒体

    财新传媒于2oo9年12月刚刚成立,是由胡舒立带领《财经》杂志核心团队出走后的创业项目。

    财新传媒由浙报控股出资4ooo万元,持股4o%。

    此外,天津知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域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天津汇思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三家公司作为高管及员工持股平台,以及部分pe份额,分别持有财新传媒2o%、2o%和19%的股份,剩余1%股份由自然人葛倩持有。

    三家天津系公司为一致行动人,为财新传媒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官方布的资料称,财新传媒是提供财经新闻及资讯服务的全媒体集团,以网站、期刊、移动新媒体、视频、图书、会议等多层次的业务平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和资讯信息服务,秉持“公信力、全媒体、世界观“执着前行。

    对于一家新成立的传媒公司而言,财新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是因为胡舒立。

    如果撰写近15年的中国媒体故事,胡舒立是一个绝对绕不开的名字。

    她和《财经》杂志,曾是中国财经媒体历史的一段传奇:

    1998年1月1日,胡舒立受邀创办《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财经》创刊号(当时刊名为《money》)刊登关于琼民源伪造业绩的报道,让这本杂志一炮而红。

    随后,银广夏、基金黑幕,以及后来的sars、鲁能,一次又一次让这个身高一米五八,语极快的女人处在风口浪尖,也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知名度。

    美国《商业周刊》给胡舒立冠以“中国最危险女人”的头衔,同样来自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则将她选为“亚洲商界女性十强”之一。

    而一手创立了国内最具权威性的财经类媒体——《财经》杂志的胡舒立,也被誉为是中国财经新闻“女教父”。

    她是国内财经新闻领域内,少有的具有独特的个人品牌,且极具盛名的风云人物。

    时人多以“南有江艺平(前《南方周末》主编),北有胡舒立”,来形容其在圈内的地位。

    而在刚刚过去的2oo9年,财经圈里最轰动的新闻之一,就是因为采编独立权、持股权等问题,胡舒立带领核心团队从《财经》出走。

    《财经》杂志2oo多人团队里,有过7成,近14o多人集体离职,由此可见胡舒立的个人魅力以及团队的向心力之强。而这其中大多数人后来都加入了财新传媒。

    正是因为胡舒立个人的声望和品牌,“一当人们听说胡舒立要开办一本新的杂志,全中国的记者都来了应聘邮件。”

    所以,财新传媒虽然是一家刚刚创立的新公司,却汇聚了国内财经新闻领域的绝大多数精英人才!

    而这正是林风最看好的地方。

    …………

    到了林风这个地位,必须要重视在舆论媒体和主流人群中的影响力。

    要避免各种负面消息;要塑造企业和个人的正面形象……

    无论是林风本人,还是他旗下的风行集团、酷风科技等公司,都需要一个更好的国内舆论环境!

    传统媒体虽然现在有所没落,但相比互联网媒体,依然有着天然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这些传统媒体,依然是国内在文化、内容生产方面的主流。

    哪怕互联网因为在信息传播上的技术优势,已经在新闻分和传播上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比重,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传媒的内容大多数依然来自于对传统媒体内容的转载……

    这一情况要等到后来,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兴起,才逐渐在新闻内容的上游生产环节,有所改善。

    当然,互联网因为受众广泛,传播度快,时效性强的特点,在传播方面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越了传统媒体。

    简单举个例子,《财经》杂志上表一篇文章,可能覆盖的仅仅是订阅和购买杂志的十几万人(当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高端人群),但真正如果要掀起风潮,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社会舆论,多半是因为这篇文章在新浪财经等类似的门户网站转载之后……

    林风前世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叶薇语所在的财经公关公司,经常要帮客户去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撤新闻(付费的),这也成了一门生意……

    尽管如此,依然不能否认,传统媒体作为内容生产源头的重要性。

    正是《财经》这样的专业媒体,才有真正具有“独立、独到、独家”风格的新闻记者,才有足够的资源和足够的人脉,新闻洞察力,能够去深入的去调查和研究事件表面之下的深刻问题。

    新闻也好,文章也好,真正的价值还在于人。

    所以,像财新传媒这样,有着优秀财经新闻记者和人才的传统媒体,具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当然,这方面相对敏感,受限于国内对传媒领域的管控,一直以来林风都希望能够在传媒方面有所布局,但都没有特别好的机会。

    电视方面,之前他从综艺节目和影视剧制作方面入手,做了一些投资。

    入主TVB,也可以看做是他的一次尝试。

    另外,TVB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粤东和东南亚地区,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报纸杂志方面,林风则一直比较谨慎。

    实际上,以报业传媒集团为代表的文化企业改制,国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不少,但林风知道这种参股意义不大。

    毕竟这类公司即使改制后,依然还是体制为主的管理结构。

    他更希望能够投资一些更加市场化,有影响力和活力的传媒公司。

    而财新传媒显然具备了这些特点!

    从资本结构上来看,虽然浙报传媒占有股份,但主要是提供刊号等体制资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管理团队。

    而且财新从创立之初,就有着资本化和市场化上明显的企图心。

    而胡舒立的人脉和经验,也保证了财新传媒旗下的媒体,即使在新闻文章上,会尖锐、深刻、锋芒毕露,却不会越线,过界。

    如何把握这个度,是需要对国内的体制有着深刻理解,并且具备平衡多方面利益的能力的!

    可以说,在现阶段,财新传媒是非常难得的一个优秀投资标的。

    事实上,林风前世时,从浙报传媒到后来的华人文化,再到腾讯、阿里……,财新传媒始终受到各方的重视和投资,并非无因。

    因为传媒的敏感度,先以风华文化基金的名义投资进去,再过两年之后等到政策更宽松的时候,再以风行集团的名义加大投资,从操作上来看也是比较安全的。

    就这样,林风确定了风华文化基金的第一个投资项目。

    …………

    2o1o年1月3o日,风华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Fmc)对外宣布,正式入股财新传媒。

    不过,因为财新传媒刚刚创立,估值并不高。

    Fmc投资4ooo万人民币,从浙报传媒和其他几家财新原股东处受让了2o%的股份,财新传媒的估值比1个月前创立时翻了一番。

    尽管相比于之前林风和风行集团的无数次收购案相比,投资额度不高,但此次投资作为Fmc成立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林风非常重视,亲自出席了布会。

    在布会上,林风和胡舒立都分别对于这次合作都进行了评价。

    林风说:“胡女士和她的团队的专业主义精神,对国家和行业的责任感令人感佩,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也令学界业界的同行十分欣赏。我对财新传媒的展充满信心,打造一个立足国内、具有国际品牌影响的财经传媒产业平台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说:“财新致力于做最好的财经新闻资讯,Fmc是最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领域投资基金,我们相信强强联合必将推动财新传媒进入新的展阶段“。

    通过这次合作,林风看重和得到的,其实不是内容,而是品牌、影响力和高端人群,这些正是风行系之前所缺乏的资源。

    林风称,Fmc入股之后,将不参与财新传媒的日常运营,财新未来仍会坚守独立专业的采编方针。

    同时,林风也称,愿意推动旗下的风行集团,与财新传媒未来在新媒体等渠道的战略合作。

    当然,有了这一层股权关系后,财新传媒旗下的媒体上,以后估计不太会出现与风行集团或者林风相关的一些负面新闻了……

    这就是个好的开始。


如果您喜欢,请把《时代巨子》,方便以后阅读时代巨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财经媒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时代巨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财经媒体并对时代巨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