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学之颠峰——僧肇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姜赟 本章:大乘佛学之颠峰——僧肇

    僧肇三十岁就死了,否则他的影响会更大。

    ——冯友兰

    家喻户晓的中,观世音受如来之命化身为一名老和尚来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取经”,取的是什么样的经呢?观世音在和身为名僧的唐僧讲经辩论的时候,指斥唐僧所传之“经”,为小乘佛经,只可度己难以度人;西天如来佛祖处,有九九八十一卷大乘佛经,可普救天下众生。那么何为大乘佛经呢?

    公元5世纪,在中国的佛教大乘一宗大师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印度人,出生的国家在今新疆省内。他于401年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在此定居,直到413年逝世。在这13年中,他将许多佛经译为汉文。此后,小乘、大乘的经文都陆续被翻译过来,但是只有大乘在中国的佛学中获得永久的地位。鸠摩罗什教了许多弟子,其中有些人很出名,很有影响。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僧肇,大乘佛学的水平在僧肇那里达到巅峰。

    僧肇(公元384年—414年),京兆(今西安附近)人。他先研究老庄,后来成为鸠摩罗什弟子。他领会了魏晋玄学的存在本质论,学会了鸠摩罗什传译的龙树系中观空宗的哲学思辨,并且又“不落两边”、“不离两边”,将二者加以融汇贯通,创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佛教哲学体系,从而把中国佛教哲学理论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写了几篇论文,后人辑成一集,称为《肇论》。

    《肇论》的第一论题为《物不迁论》。佛家讲“三法印”。首印“诸行无常”,无常即迁流不息之意。今讲不迁,正是针对小乘执着无常而不懂其真义者而言。论中有云:“必求静于诸动”,“不释动以求静”;又云“静而常往”,“往而常静”。均主张动静一如。往即不往之意。他根据龙树的“不去不来”的理论,以破斥小乘有部执三世恒有的主张。其中“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放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果不俱因,因因而果。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这是在讨论世界的运动问题。它认为事物的流转变化是假象,其本质是不动的,过去的事物只存在于过去,现在的事物只存在于现在,“故曰静而非动”。“不迁”就是不动。它只肯定事物变化的间断性而否定其连续性。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物不迁论》中还说:“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梵志每时每刻存在着。此刻的梵志不是从过去来的梵志;过去的梵志,不是从现在回到过去的梵志。从每物每时变化来看,我们说有动而无静;从每物此时尚在来看,我们说有静而无动。僧肇的理论,具体化了第二层次的二谛。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是静,说万物是无是动,都是俗谛。说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是真谛。

    《肇论》第二论是《不真空论》。“不真”指“假名”。万物以假名盾来是不真,执着假名构画出来的诸法自性当然是空。所谓“不真空”,就是“不真”即“空”。当时三家讲般若都以无解空,而对于“无”和现象之“有”的关系,解释各有不同。《不真空论》将“有”与“无”两方相统一,而批评三家的说法。认为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自性并非事物本身所固有,而是假名所具有的。因此,假象之相非无,但所执自性为空,这就叫做“不真空”。另外,小乘讲空,是“析色明空”,以事物帐本有微积成,经过分析,才见其为空无,这叫“待宰割”以求空。说不真即空,就是讲万物原来是空,不待分析。其中“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所以然者,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见《大藏经》卷四十五)这是在讨论世界的存在问题,其主要论点是说一切人和事物都生灭无常,缘会则生,缘了则灭,所以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

    后世的三论宗人很推尊僧肇,常常把他和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之语,吉藏在所著《大乘玄论》卷中将他提高到三论宗实际创始人的地位。直至明末,智旭在《阅藏知津·中土论》中,列《肇论》为第一,认为僧肇学说最契原经精神。


如果您喜欢,请把《知道点中国文学》,方便以后阅读知道点中国文学大乘佛学之颠峰——僧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知道点中国文学大乘佛学之颠峰——僧肇并对知道点中国文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