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邱立坤 本章: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年代,一批德国青年作家发动了一场“文学革命”,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狂飙突进”运动。这个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狂飙突进”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最初是哈曼对早期启蒙主义者片面强调理性提出了异议,强调感情的力量。哈曼的思想影响了赫尔德,而赫尔德又净化和提高了哈曼的思想。歌德将赫尔德的思想融进他的文学作品和理论着作,从而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狂飙突进作家。可以说,歌德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旗手,赫尔德是这个运动实际的精神领袖。

    歌德与赫尔德于1770年在斯特拉斯堡相见,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1773年歌德发表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是狂飙突进的第一部代表作。1774年出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不仅使歌德蜚声国内,而且引起欧洲的广泛关注。

    在歌德的影响下,他的朋友克林格、瓦格纳、伦茨等在戏剧创作方面也崭露头角。1770年,博伊在格廷根创办《格廷根文艺年鉴》杂志,吸引了一批青年作家,这些人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重要作家有福斯、赫尔蒂、毕尔格、格京、米勒等。

    对狂飙突进作家来说,重要的已经不是一般地提倡美德,而是要求人的自由发展,人的才能的自由发挥。这些思想在歌德这个时期的着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伦茨、瓦格纳、毕尔格、舒巴特和福斯等人则对封建势力的残暴、封建道德的虚伪和市民遭受不公正待遇提出了控诉。席勒的《强盗》(1781年)公开向社会宣战,他的《阴谋与爱情》(1783年)把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直接对抗当作戏剧冲突。

    在美学思想方面,狂飙突进作家不再认为道德教育是艺术的目的,他们要求艺术作品反映真实生活,表达作家的真实感情。民间文学的自然、朴实是他们的文学理想。民歌成为许多诗人学习的榜样,在这时期产生了一批德国文学中最优美的诗篇。

    狂飙突进运动进入18世纪80年代后开始渐渐衰退,德国文学随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如果您喜欢,请把《知道点世界文学》,方便以后阅读知道点世界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知道点世界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并对知道点世界文学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