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平民与市民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易中天 本章:五 平民与市民

    的确,北京城在本质上是属于“乡土中国”的。

    和中国其他古都一样,北京城也十分乐意地保持着它与广大农村的密切联系,而不是像上海滩那样,把自己和农村对立起来。尽管北京有着高大的城门和城墙,但它们与其说是城乡之间的界限,不如说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在北京城城墙大体完好、城楼巍然高耸的年代,古朴的城门把庄严的首都和恬静的乡村浑然一体地联系起来。巍峨的城墙下,是“我们的田野一,是河流和湖泊,是羊只和鸭群们的天地。那里浓荫密布,岸柳低垂,芦苇丛生,荷花盛开,充满了田园诗般的情调,而这种情调“在北京各城门附近是屡见不鲜的”。登上箭楼远眺田畴,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尽收眼底,古老帝国的悠长韵味便在你胸中回肠荡气 难怪喜仁龙要感慨万千。是啊,“世界上有几个古都可以提供如此开阔的无建筑地面,可以在其城区内看到如此纯粹的田园生活”

    这种田园风光我们现在是不大容易看到 尽管我们在北京的某些街区还能看到进城的农民,看到他们拉来的新鲜蔬菜和瓜果,看到拉这些蔬菜瓜果的木头车子和拉车的骡马(不知还能不能看到骆驼),但总的来说,我们已只能从一些老街老巷的名称那里寻觅当年“田园都市”的蛛丝马迹。北京的地名是很有风味的:三里屯、四眼井、竹竿巷、钓鱼台、樱桃斜街、烟袋斜街、香饵胡同、石雀胡同。不管这些地名是怎么起的,都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儿。事实上北京的地名大多非常生活化,比如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胡同、酱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儿胡同,连起来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比方说,拐弯多的街巷,就叫它八道湾九道湾,或者骆驼脖儿胡同、辘轳把儿胡同;圆圈形的,叫罗圈胡同、磨盘院胡同;口小肚儿大的,叫门葫芦罐儿、驴蹄胡同、茄子胡同;扁长条的,叫扁担胡同;细长条的,叫笔管胡同、箭杆胡同、豆芽菜胡同、狗尾巴胡同;弯曲状的,叫月牙儿胡同、藕芽儿胡同;一头细长一头宽的,叫耳挖勺胡同、小喇叭胡同;如果胡同较短,就干脆叫一溜儿胡同或一尺大街。

    读着这些地名,我们不难体验到一种亲切感。《北京的胡同》一书作者翁立认为,胡同名儿之所以如此通俗化和世俗化,一是因为“北京人直爽实在”,所以起名也实实在在,直截了当;二是因为一个地名只有通俗、上口、好记,让人一听就明白,才叫得响、传得开。这当然并不错。但我同时也认为,它们恰好证明了北京是一个“田园都市”。否则,就不会有扁担胡同、椿树胡同、辘轳把胡同、磨盘院胡同 这些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的胡同名,被认为是上口好记叫得响的,岂非恰好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乡土情结一?

    北京人的这种心理和这份情感,更像是“平民的”,而非“市民的”。平民和市民是两个概念。市民是“工商城市”的小民,平民则是“田园都市”的小民。所以,平民更接近农民。老北京的平民,是相当“农民化”的。他们爱吃的是硬面饽饽荞麦饼,是冰糖葫芦豌豆黄,而不是奶油蛋糕冰淇淋;爱喝的是二锅头和大碗茶,而不是威士忌和咖啡;爱过的是清明端午重阳节,正月十五挂红灯,而不是圣诞节和情人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儿,是逮蜻蜓、黏知了、放风筝,是那些让人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的娱乐活动。甚至他们爱听的也是那些带有泥土味的吆喝声:“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梨”。

    北京人生活中的这些平民味儿现在是日渐稀薄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这种平民味儿,才是正宗的北京味儿。它也是北京最让人怀念和难以忘怀的东西。没有太多的人在乎北京的皇帝、官僚和学者(个别特别有名的例外),也没有多少人记得满汉全席(也许根本就没吃过),但记得天桥的把式、厂甸的庙会、隆福寺那些可心又便宜的东西,记得八月十五的免儿爷,记得豆汁儿、灌肠、艾窝窝和炒肝儿。北京,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属于平民的。

    平民的北京之所以风味醇厚让人怀念,不仅因为其中保留着大量城里人久违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情调,而且因为其中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着其他城市没有的贵族气派和贵族精神。

    平民,是王朝时代的概念,系相对“贵族”而言者。北京是贵族集中的地方,当然也是平民最多的地方。所以北京的贵族派头最足,平民趣味也最多。作为明清两代的京都和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给这两大阶级都设计和安排了足够的空间。贵族们固然能在这里养尊处优作威作福,平民们在这里也如鱼得水活得滋润。现在,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作为历史虽因革命而消失,但贵族精神和平民趣味作为一种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反倒是,“旧时王树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革命以后,大批的贵族带着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文物收藏流落民间,大大拉近了这两个阶层的距离,在使自己平民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平民文化的贵族气和书卷气。

    其实,北京的平民,原本就非同一般。帝辇之下,皇都之中,万岁爷这一亩三分地上住着,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哼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有几分华贵,几分儒雅。这差不多也是西安、南京这些古都的共同特点。不过西安因历史故,较之北京更为古朴厚重;南京则因地理故,较之北京便多了几分隽秀水灵。北京的民风是“大气”:粗犷、豪爽、质朴、落落大方、小处见大而又礼数周全。老北京人就尤其如此。他们的生活大多十分简朴,甚至可以说是粗陋,但却决不会因为盆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一碗老豆腐,二两烧刀子,也会慢慢地喝,细细地品,一点一滴都咂了下去。那神情,那气度,那派头,有如面对一桌满汉全席。就是这样简陋的酒菜,如果来了朋友、熟人,也要礼让,然后坐下,慢慢品尝,一面悠然而又不失文雅地“海聊”。要之,他们更看重的不是那酒那菜那茶水本身,而是饮酒喝茶时的悠然自得和清淡典雅,是那份心境和情趣。

    无疑,这是一种文人情趣和贵族派头。事实上,中国的“贵族精神”中从来就不乏“平民趣味”。孔子无疑是贵族(尽管也许是“破落的”)。但孔子激赏的审美境界,却是暮春三月,与三五友人、六七童子,沐浴于沂水,在舞零台上吹干了头发,唱着歌儿回来。贾府无疑也是贵族(而且是“皇亲国戚”)。但为迎接贵妃娘娘而修建的“大观园”里,也不忘设一“稻香村”(倘无此村,则枉曰“大观”)。尽管贾府的做法未免“矫情”,但即便这“矫情”,却也是文化所使然。因为传统的中国是“乡上的中国”,而中国文化的美学原则是“白贲无咎”、“反朴归真”。所以,北京城里最可人之处,不是巍峨富丽的城阙宫殿(尽管它们关乎朝廷体制,不可或缺),而是不经意地流露出野趣的城西北角和什刹三海,甚至四城之外的那些废宇颓基、荒国古庙、老树小桥。同样,钟鸣鼎食、海味山珍、轻车暖裘也不是真正的排场,“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等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辈承当”,才是最大的排场。

    这样一来,最寻常处往往也就是最不寻常处,而要在最寻常处看出不寻常来,是要有文化教养的。这种文化教养当然并非只是北京人才有,但似乎只有北京人(当然是老北京人),才会表现得那么大方和自然。如前所述,北京人是很会“找乐子”的。对于北京人来说,“坛墙根儿”和“槐树小院”都是“乐土”,“喊一嗓子”和“听一嗓子”都是“乐子”,而且越是众人喝彩,越是神情散淡。有谁能像老北京人这样深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之神韵 我们实在很难说这种心境和情趣究竟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毋宁说是一种“贵族气的平民趣味”或“平民化的贵族精神”吧!

    于是,在老北京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平静安详、宽和礼让、恬淡闲散、诙谐幽默。他们在茶馆里听戏,在园子里会鸟,在皇城根儿溜弯,在大槐树下纳凉,全都有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比方说,纳凉,讲究的就是“沏一壶不浓不淡的茶,聚几个不衫不履的人,说些子无拘无束的话”。再比方说,溜弯儿,讲究的也是从容不迫。北京人的“溜达溜达”,与上海人的“逛街”、“压马路”是大相异趣的。“逛街”和“压马路”不是为了享受都市生活,就是没地方可去,只好在街上走,溜弯儿却是为了享受那份怡然自得,纯粹是散步和散心。

    这显然是一种讲究,而且是一种“穷讲究”。大城市里的人,多少都有些讲究。没有这些讲究,也就和“乡下人”差不多 事实上,农民进城,最不习惯的也正是这些讲究,比如进门要换鞋,饭前要洗手,吃饭要用公筷,睡觉前要洗脚,不可随地吐痰等等。这些讲究,即便最普通的平民和市民,也有。而且,穷归穷,讲究归讲究,所以叫“穷讲究”。但,各地的讲究,也不大一样。比方说,北京和上海就不一样。北京更讲究“礼”,上海则更讲究“貌”。上海人是“不怕天火烧,就怕摔一跤”,最怕“衣冠不整”,被人看不起。北京人的讲究则是“倒驴不倒架”,最怕困“丢份”而被人“小瞧”。所以,“四十来岁的下岗女工去菜市场买菜,跟相熟的摊主还是不好意思太斤斤计‘较。不过,主张和气生财的摊主也会给一点小小的优惠。这些北京近郊的农民很快就知道了应当怎么同北京人做生意,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静言《最大气的城市:北京》)。

    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就是礼。或者说,礼数。我在一书中说过,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情及其回报,即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往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比如你送我酱黄瓜我还你腌萝卜之类胡同四合院里常有的人情礼数,更是精神上的,即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这就是礼。如果“失礼”,不但别人不“待见”,自己也“跌份儿”。可见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而要尊重别人,又首先得学会尊重自己。如果自己先不先丢了“份儿”,也就没有资格敬重别人

    自重,正是北京平民的贵族精神,包括不自轻自贱,不妄自菲薄,不见风使舵,不见钱眼开等等。生活在一个饭要钱买的社会里,尽管谁都知道“一文钱难死好汉”,但既然要坚持贵族精神,就得坚持“人穷志不短一,不能因那么一点蝇头小利而让人小瞧了去。这正是前述下岗女工尽管生活窘迫,却仍不肯显得太“抠门”的心理原因所在。这里面固然有“贫贱不能移一的品格,也未尝没有一点“打肿脸充胖子一的矫饰,当然亦不乏北京人固有的大气和大度。不过,直接的原因,还是“磨不开脸一。脸面,对于北京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

    什么叫“磨不开脸”?也就是落不下架子放不下身份。北京的平民又有什么身份架子 也就是那么一点精神吧!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是这种精神,使人高贵,并提升着北京平民的人生境界。说实在的,上海人缺的,正是这“境界”二字。上海人的不足,是有风度无境界,有教养无底蕴,正如北京人的毛病是过于看重身份面子和过分强调精神作用,因而喜欢摆谱、讲排场、充胖子和夸夸其谈一样,都无关乎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他们城市的性质所使然。的确,过分地强调精神难免变成空谈,过分地讲究礼数也可能变成繁文缛节,变成“臭规矩”和“矫情一。但,大气的北京毕竟不是夜郎。它能赋予北京的平民以一颗平常心,也能教给他们以种种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这些教导往往都是实实在在和可操作的。因此,如果你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技巧和教养就会变成趣味。我们通常说的北京味儿,便多半是指这种趣味。

    能有这样的“趣味”固然需要培养,能有这样的“活法”则更要有条件。这条件有二,一是环境,二是氛围。就环境而言,必须是“田园都市”;就氛围而言,必须是“文化古城”。上海没有这些条件,上海人也就不是这种“活法”。

    上海人的活法更是“市民的”。

    上海是一个工商业城市,商品和商业是上海的命脉所系。所以,上海人是地地道道的市民,上海则是地地道道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特点是:作为市民,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而商业社会的特点,则是认钱不认人,市场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天生的高贵,任何人的价值也都要随行就市。流氓做大了也是爷,贵族没有钱,就什么也不是。当年,上海滩上,许多赫赫有名的大亨都出身贫寒,而那些白俄贵族小姐们,却只好去做舞女。不管是什么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它往往货币化为金钱),那他就别想在上海滩上摆什么谱。

    这就和北京不一样。老北京的那些破落贵族,虽然也会感到“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但仍不难通过别的东西,比如自己的气质、风度、本事,赢得他人的尊重。哪怕这本事只不过是会看点儿风水,批个八字儿,唱几段京剧或单弦牌子曲,懂得养鸽子养鸟养金鱼的章法,也能让他不失体面地活人,在吃棒子面窝窝头就咸菜喝粥时不觉得“跌份”。正如赵园所说,老北京就像“一个久历世故的人,或者不如说像破落的旧家,即使破敝也仍能维持其气度的雍容高贵”,而少有暴发户的虚骄和势利(《北京:城与人》)。然而这种活法在上海就行不通。如果说,老北京人讲究的是“倒驴不倒架”,那么,旧上海的信条则是“笑贫不笑娼”。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在旧上海,如果你穿戴不齐整,衣服不光鲜,那么,一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公园看守会格外认真地检查入门券,大宅子或大公寓的门了会不许你走正门。”()这时,声称自己姓罗曼诺夫或爱新觉罗是没有用的,那只会引起哄堂大笑。

    所以,上海人不会像北京人那样“耻于言利”,也不会像北京人那样从骨子里看不起暴发户,在内心深处憎恶买办气和市侩气,或装作对挣钱不以为然,对钞票满不在乎。上海人并不讳言钱是个好东西,也不认为通过正当途径为自己多挣点钱有什么不好。当政策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第二职业”也为社会认可时,上海人立即就动作了起来,并像广州人发明了“炒更”一词一样,发明了“扒分”这个词。然而,北京人虽然也油嘴滑舌地说什么“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就万万不能”,却仍有不少人宁肯把这种认识停留在嘴皮子上而自居“还有一亿在观望”中之一员。大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新词汇的发明创造方面一贯领先的北京人,至今没有发明出“炒更”和“扒分”的北京版。

    但,如果你认为上海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可就大错特错 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肯定是庸俗不堪的,上海却并非如此。上海人“不耻言利”,也不“惟利是图”。作为整个城市的社会风尚,上海人真正崇尚的,毋宁说是精明。这也正是一个真正市民社会的特征。在一个真正的市民社会里,财大气粗和一夜暴富者总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则是被我们称作“小市民”的人。他们“小”,所以他们“牛”不起来;他们又是“市民”,因此知道什么是“都市生活”。总之,他们是一些既不十分富有,又不至于一文不名,而且还想过好日子的普通人。他们的惟一本钱,就是精明。因为,在这个市民社会和商品社会里,所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固然都要用钱买,但那价格却随行就市,而且能讨价还价,至少也能货比三家。也就是说,同样多(或同样少)的钱,可能会买来不同值的商品或享受。这样,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就不但取决于他“有没有钱”,更取决于他“会不会过”,而后者对大多数小市民来说显然更现实。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当所有人的工资收入都相差不远时,就更是如此。所以,如果说上海也有什么“拜物教”的话,那就决不是“金钱拜物教”,只会是“精明拜物教”。

    因此,与北京“大市民”的好高骛远和夸夸其谈相反,上海小市民的活法是精明实惠和稳扎稳打的。他们对不会带来任何实际利益的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也不会轻易地被某种政治激情所煽动,或盲从某种政治观点,而宁肯对政治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即便要参加政治运动,也会同时考虑经济利益,或把政治要求变成经济要求。比如“文革”中,对“走资派”的批判就往往“落实”为奖金的发放问题。那时,北京人关心的是“谁上谁下”,上海人关心的则是“给多给少”。谁能给上海人带来实惠,上海人就会从内心里拥护谁。

    实惠,是上海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它包括两个方面,即“实在”与“优惠”。“实在”就是货真价实,“优惠”就是价廉物美,总之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这是一种典型的工商业城市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系统,也是上海人居家过日子的基本原则。虽然它往往被视为斤斤计较、鼠目寸光、小家子气,被许多人(尤其是北方人)看不起,却能给上海人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上海人的生活有较高的质量。

    较之北京人,上海人的生活质量的确是比较高的。因为上海人的所谓实惠,不仅包括货真和价廉,还包括物美;而所谓物美,又不仅是东西实在,还包括品种多、服务好。去年我在上海还吃过不到10元一份的盖交饭,那一荤一素两个菜,竟是现炒的。3元一客的小馄饨,则是用小砂锅煮的,汤里还有紫菜和虾皮。这就不仅是实惠,也是精致 这样的事,在北京就匪夷所思。北京没有实惠和精致,只有排场和马虎。不是贵得吓人,就是差得要命;不是价不廉,就是物不美,甚至物不美价也不廉。

    就拿小吃来说。上海的小吃和点心少说恐怕也有上百个品种,小吃店和点心店也遍地开花到处都有,而且没有只卖早点一说。不少小店到了中午和晚间,是既卖炒菜米饭,又卖小吃点心的。店面、器皿和食品多半清爽利落,经营也很灵活。比如面上的浇头是可以加份的。你可以要一碗雪菜面再加荷包蛋,或者大排面加笋丝,不像别的许多城市,吃牛肉面就只能吃到牛肉,吃鸡丝面就只能吃到鸡丝,而且那牛肉和鸡丝还未必可口。这些都是实惠,也是方便。北京就没有这么方便。这些年,北京“吃饭难”的问题总算是得到了缓解,花几块钱填饱肚子也不太困难,可遍布全城的“京味小吃”却多半是外地民工的“杰作”,自产的点心也不敢恭维。北京最经典的“段子”是;一块月饼掉在马路上,被汽车碾进路面拿不出来。围观者七嘴八舌献计献策,说只好再买一根麻花把它撬出来

    这当然是笑话,也是小事,不过小中可以见大。事实上,一个城市的小吃,最能体现这个城市中市民的活法。可以说,正如有什么样的臣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有什么样的市民也就有什么样的小吃。北京的小吃正体现了北京人的活法: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马大哈。上海却没有“马大哈”,只有“马大嫂”。“马大嫂”是上海话买(采购)、汰(洗涤)和烧(烹调)的谐音。在上海人看来,居家过日子是很实在的事,也离不开买、汰、烧。这事女人可以做,男人也没有什么做不得。相反,一个男人家,在外面也许要摆摆架子,在家里摆谱当爷们,就没有意义,还不如买买菜、洗洗衣、烧烧饭来得实惠。因此有人说,北京是爷们(马大哈)的活法,上海是娘们(马大嫂)的活法。北京浪漫,上海实际。


如果您喜欢,请把《读城记》,方便以后阅读读城记五 平民与市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读城记五 平民与市民并对读城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