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出轨的情事,都当作是远游。原本应该端坐绸缪下一本散文集,忽然,小品先来扣门。好比赶路人,明明该寻野店投宿,却拐弯去探月桃花的开法。
逐渐习惯以文字安抚生活,遇著心情的潮汐,只要坐下来写几段不著边际的文字,彷佛险涛骇浪都近不了身了。偶而必须逼视不敢面对的现实,也是逃,找家小咖啡店纸,世界就安静下来了。现实当然还在,经过文字的南柯一梦,世事好比榕树掉豆,柳絮拂眼,捡它做啥?
这书的大部分篇章,就是这么写的,尤其「婚事」一帖,某个拂袖而去的下午,隔著落地玻璃觑大雨压境的浮生,心漫游於里巷川渠中,赤情男女的相见欢,遂落笔如雨。我是来还债的,前债未清, 还好新债已了。
虽如此,这书仍有个章法,总人、事、时、地四卷,每卷四帖,每帖七则。虽不尽然燃遍烟尘,倒也鼎镬皆沸。时空幻化,人事缠绵,遂构成肉眼世界的风景。当然,作者的意见向来比文字多,要求每本书必须建设一种秩序的念头,也比处理现实生活强烈,每一卷四帖的题材,大约是我借以忧喜的窗眼罢,以管窥天好了,每一帖七则亦有其涌生、对答的轨迹。现在创作,逐渐以书为基础单位,深觉规划书网 ,与建筑同等奥秘。要我挑砖荷梁可以,但必须先看过空中城堡。基於此,其他发表的小品便不收了。虽然属同一时期的作品,文字发表的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属於作者的心目中的哪一栋「楼房」?将来会不会衍生为一条小品系列,不敢蠡测,唯一确定的是,不是我散文构图的一环。所以是「出轨」之作。
平生不会写诗,偏偏饮水蜷卧之№常浮现诗的意象。纵使某此文字掉入诗缸,我还是大而化之称为「小品」吧!不敢侵犯诗的庄严,写小说的笔若比为大刀阔斧取其势,写散文就是木杵捣臼取其精,写诗的,当然是金针渡人,还得一针见血,,木杵怎能磨成穿穴针?做一名好诗人难,做诗的好情人容易。
谢谢「时报出版公司」给这书一件新制服穿。周爷浩正、黄清在、郑国兴都曾推波助澜,若不嫌弃,将来倒茶、洗毛巾以报。
我已远游归来。
檐铃正响。
本文由网友 水无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