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天赐东滩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三戒大师 本章:第七十八章 天赐东滩

    “吁”两人一看到赵昊,赶紧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大叫着师父、师父,扑上来纳头便拜。

    把一群刚要散去的商人,看得一愣一愣,心说这小孩谁啊怎么县尊还给他磕头,管他叫师父呢

    刚才陈总好像也是听了他的话,才决定临时给大伙儿加舱位的吧

    商人们不禁议论纷纷,猜测这被娇妻美婢环绕的少年到底是何方神圣,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隆庆微服私访记吗还是少年包青天应该不是,因为这少年既没那么老,也没那么黑

    不愿成为焦点的赵公子,狠狠踢了这两个现眼玩意的屁股,然后赶紧骑马闪人。

    众人望着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的公子绝尘而去,忽然有商人一拍大腿,叫道

    “我知道了,他是科学赵公子”

    “吓,肯定是他。没想到县尊总挂在嘴上的师父他老人家,居然这么年轻”

    “听说整个江南集团都是他的”商人们津津有味的议论道。

    “怎么可能他最多就是台前的幌子,真正的东家,是幕后那些人”有人高深莫测道。

    “什么人快说说”众人忙诸位。

    “这个不能说太细,只能说懂的自然懂。”那人却摇着头,仿佛真知道什么秘辛一般。

    那厢间,赵公子一行策马驰骋到了人迹罕至的三沙东滩。

    这片芦花飘飞、水鸟脆鸣,野趣十足的滩涂,原先其实并不存在。它是去冬今春崇明筑塘保坍工程的副产品。

    当时,金学曾和于慎思带着数万民夫,在丈许高的毛石混凝土海塘之外,挑土筑起护坡,层层耙平、洒水夯实。然后分段锥孔灌浆,使其更加充实坚牢、不惧洪水冲刷。

    崇明百姓实在是让坍塌给整怕了。又在护坡之外的要紧处,用混凝土修筑了许多护坎、丁坝。为了保滩涂、促淤泥,他们还在堤前滩涂种青,种的就是眼前这些根深相连、不惧风吹水淹浪打的芦苇。

    如今,当初种下的芦苇已经长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招引无数南飞的水鸟在此越冬。西风一起,芦花漫天,无数白鹭、绿头鸭、鸳鸯于苇海间曼妙起舞,那景象简直美极了。

    这难得一见的美景,让习惯了单调蓝色的众人不由神情一振,都不由深深陶醉其间。就连嚷嚷着要打猎的李明月,也不忍心破坏眼前这美景,放弃了张弓射雁的诱惑,改为在辽阔的滩涂上骑马观景。

    赵昊陪着小县主跑几圈马,这才降下速度,与两个弟子沿着海塘信马由缰起来。

    他举目眺望着一眼望不到尾的百里海塘,神情愉悦的问两个弟子道“这玩意儿效果如何”

    “效果好极了”金学曾笑逐颜开道“这都是托师父的福,崇明百姓都说您是他们的亲爷爷啊”

    “这是什么屁话”赵昊不解。

    “师父,他这是自夸。”于慎思笑着解释道“昆山百姓现在都管他叫再生父母,您是他师父,可不就是亲爷爷嘛。”

    “哦,哈哈哈”赵昊笑着用马鞭指了指金学曾道“我看你这猴子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

    “嘿嘿,没办法,谁让咱们叫崇明县天翻地覆换新颜了呢”金学曾得意洋洋道“再说师哥,人家那是对咱俩的称呼。老父母老父母,我是老父,你是老母。”

    “你老母”于慎思瞪他一眼,三人再次笑成一团。

    也难怪金学曾如此得意。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道崇明百姓倾注心血构筑起来的立体屏障,非但彻底止住了三沙进步一坍塌,还经受住了今夏台风的考验、阻挡住海潮倒灌,让崇明百姓迎来了一次久违的丰收。

    此外,向来爱雪上加霜、锦上添花的老天爷,还额外馈赠了勤劳的崇明人民十万亩滩涂这东滩整个都是今年新淤出来的。

    “崇开司准备在东滩外再筑一道敌水坝,把防线往外推出三四里去”于慎思用马鞭指着远处的海岸线,意气风发道“这样非但可以给海塘加一道保险,还能多出十万亩地来就是盐碱太重,只能种棉花。”

    “种棉花好啊,前景广阔。”赵昊朗声笑道“现在海贸开了,我大明的棉布可是俏货,产量提高十倍都不够”

    “啊,这么猛”两个弟子吃了一惊,就算是他们这些赵昊的弟子,对庞大的海外需求也没有概念。

    “就是这么猛。”赵昊笑着点点头道“所以接下来,江南集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低下的生产效率与旺盛的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崇明岛不妨早作布局,以占先机。”

    “嗯嗯。”两人赶紧点头如捣蒜。

    “师父,我们崇开司明年也想搞农庄化经营。”见赵昊兴致颇高,于慎思便趁机提出道。

    今年昆山和昆开司可是露了大脸了。府里统计各县收成,万年倒数第一的昆山县居然一举夺魁,而且总产量超过第二名长洲县将近两成

    各县一研究发现,昆山县能放这个卫星,一是靠了赵状元修的几百里大堤,防住了今年肆虐的洪水;再者,就是靠昆开司推出的家庭农场制,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科学种植了。

    如今江南的官员士绅,都对科学的力量五体投地,自然也想跟着昆山学一学,也弄个劳什子家庭农场,把本县的农业抓上去在大明朝,劝农劝桑、兴修水利可都是人人称颂的德政啊,能入地方志、乡贤祠那种。

    各县的开发公司便纷纷向总公司打报告,要求复制昆山模式。可请昆开司农场部的负责人过来一聊,才发现搞农场制经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首先县里的土地要集中,开发公司手里没个几十万亩,意义根本不大。

    而且科学种植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除了得有科学的种植方法,海量的肥料供应,还得有足够的农技员及时跟进指导,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不然很可能一个环节出了状况,就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此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土地和生产者统一管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能让散漫惯了的老农民服从管理、令行禁止,那这种集体化的耕作方式,将毫无疑问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昆开司又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是对农场的农民进行工人化管理,所以称之为农工。

    工人比农民有更好的服从性和合作性,生产效率自然高于后者。但昆山县的农工可都是招募的流民啊,只要能让他们养家糊口,他们什么苦都愿意吃,自然能接受农场的严格管理。

    这一条就难倒了大部分州县,因为虽然流民源源不断无穷尽,可各县没条件招募啊

    昆山能招募,是因为昆开司在各地承接工程,县里男人们都去当建筑工人了;女人们也进了县里新开的纺织厂,各家劳动力都离开了土地,自然也愿意把田租给昆开司统一耕种。再加上修水利得来的无主新地,自然可以全部由招募的农工耕种。

    但各县的田地虽然都集中在大地主们手里,可承租的佃户大都是同乡同族,世世代代都在给他们种地,贸然把地收回来,是要被戳脊梁骨的。而且各县也没那么多比种地更有赚头的工作提供给本地农民,让他们腾地方啊。

    所以好几个县知难而退,但也有几个县决定跟进试一试的,其中就有崇明县。

    “师父您看我们县跟昆山的情况,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金学曾也从旁帮着说话道“我们有上百万亩地没人种呢,这要是不搞农场经营,不太浪费了”

    “搞吧,我不反对。”赵昊笑着点点,他本来就打算先在昆山打个样,然后让崇明和浦东两地跟进的。

    “那太好了,哎呦多谢师父诶”两个徒弟对视一眼,于慎思小声问道“那师父能跟昆开司说说,匀我们一半场长还有农技员吗我们愿意出双倍高薪”

    “要是能把孟河先生请来坐镇,那就更好不过来了。”金学曾赔笑道。

    “你想屁吃呢,孟河先生要顾着溧阳、昆山还有农学院,再让他往崇明跑,你要累死老头儿啊”赵昊白他一眼。

    “那请他学生来也行啊,听说有个叫史继志也很厉害。”金学曾忙退而求其次。

    “行吧,我给你们问问,不过不保证能来几个啊。”赵昊看看远处,几个女孩子正在教巧巧骑马其实夏天去高家庄的路上,赵昊就教会过她骑马,这才几个月,怎么又忘了做菜倒是一学就会。

    “对了,大比之年又到了。”赵昊收回目光,用马鞭轻抽一下于慎思道“你怎么打算的”

    “弟子,弟子都听师父的”于慎思从本心是抗拒再进考场。而且他很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觉得很有意义也很快乐。但这种事他哪敢擅自做主,惹恼了暴君般的师父,少不了又是一顿排揎。

    s还有一更。


如果您喜欢,请把《小阁老》,方便以后阅读小阁老第七十八章 天赐东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小阁老第七十八章 天赐东滩并对小阁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