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姆全传》里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位石油探勘者死后升入天堂。
圣·彼得拦住他说:“你的成绩足以让你登上天堂,但你发现了没?天堂里已经没有给从事石油者留居住的空间了,我没办法再将你留在天堂里。”
石油探勘者想了一会儿,问圣·彼得:“我能不能跟已经居住在天堂的同行讲一句话?”
这个要求不过分,圣·彼得同意了。
这个石油探勘者果然只对同行们讲了一句话,他大喊道:“地狱里有石油了!”
他的话音刚落,居住在天堂里的那些同行们,一窝蜂地跑出来,纷纷向着地狱的方向跑去。天堂里从事石油的人就剩下那一名石油探勘者,于是圣·彼得就邀请他到天堂居住。
没想到这位石油探勘者迟疑了一下谢绝了,他说:“也许地狱里真有石油呢?”
圣·彼得听到这里目瞪口呆。
这个世界确实有一帮人,而且是相当一帮人,喜欢凑热闹,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结果就像那位倒霉的石油探勘者一样,总是被挤得找不到自己的空间。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精明的人,他们不喜欢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起哄,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甚至有时候,让自己强大的吸引力吸附别人,让别人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壮大声势。温州人就属于后者。
在投资的时候,有一部分被称作“拣现成”的投资者,他们不敢冒险,不敢折腾,很少主动挖掘市场。看到最近什么生意比较火,什么项目比较赚钱,就跟过去,与大家共分一杯羹,结果不但只能分得很少一点,还惹得同行憎恶。
与一般人“什么火投什么”截然不同,温州人从不跟风,而且总是能创造“投什么什么火”的奇迹——从席卷全国各地楼市的“炒房团”,到征战山西的“炒煤团”、出击新疆的“炒棉团”,乃至后来的“炒油团”、“炒电团”,莫不说明了这一点。
为什么温州人能屡创奇迹?三大因素足以解释:
1.温州人敢于冒险
一般人在投资时候的思维是:要稳,要可靠,如果没有前例可循,尽量不要涉足,否则砸场了怎么办?
温州人通常却这样想:这个领域没人投才是好事,这说明没有人跟我抢利润。
难道你不怕万一血本无归吗?
做事前怕冷后怕虎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的,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官场,还是其他行业,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有“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第一人”之称的温州商人王均瑶,因为“有超人胆识和魄力(美国《纽约时报》语)”,从一名普通的温州青年,成长为经受市场经济洗礼的优秀企业家,让人们见识了胆识与成功的必然联系。
1991年春运期间,王均瑶一般坐着大巴车回老家过年,一边感叹着汽车的慢速,自然有人开玩笑说坐飞机去。王均瑶听到这里,不禁对飞机动了“歪心思”:人们都想坐飞机更快一些,我为什么不去包飞机呢?
想到哪就做到哪。王均瑶立刻对客源展开调查,同时向湖南民航局递交了一份报告,表示自己想要承包长沙至温州的航线。
私人包航线,这在当时还是异想天开,湖南民航局根本就将这份报告当做笑话。但王均瑶非常坚定,不但反复强调此事的可行性,而且还尽力打消民航局的疑虑:“风险我自己承担,民航局不用担一点风险。我可以先交几十万押金,等于我提前已经将风险给承担下来了,这样民航局就不用担心有任何经营风险。”双方反复讨论,最终王均瑶跑了很多部门,盖了无数个章,双方终于完成了协议。当年,长沙至温州的航线就开通了,当从长沙起飞的客机平稳降到温州机场后,胆大的王均瑶终于以实际证明了私人包航线的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拓展生意,王均瑶还创办了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2002年,已经在这个市场做出了一番成绩的王均瑶将自己的均瑶集团参股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民营企业参股国有航空运输业。第二年,均瑶集团被政府批准获得民营企业购买机场的权力,这仍是中国首次批准这样的投资。
在民营投资航线这件事上,王均瑶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其胆识,“一时无二”这个词似乎不足以形容。每每谈及此事,王均瑶压抑不住激动:“(从此)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场。”
王均瑶的事迹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理——第一个做某件事的人总是被人们记住,成功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火的也是那个第一个人,从众者往往被众人湮灭。
2.温州人很抱团
说起上海“斧头帮”,不但旧上海的人闻之变色,即使今天的人从影视中看到他们,依旧是又惊又怕。——你想象一下中杀向周星驰的那些腰别厉斧统一服装的拼命三郎,即使你身怀绝艺,看到这场面,是不是也会不寒而栗?我们恐怖的不仅是“斧头”,而是“很多很多”斧头,那场面太震撼了。
温州人在经济领域打造了一个“斧头帮”。如温州炒房团,第一个温州炒房团157人,他们三天从上海买走了100多套房子,集合大家5000多万现金砸向上海房市,这在上海楼市引起不小的震动。与此同时,另一些温州老板们也纷纷结盟,组成炒房团,前往全国各地房市。他们每到一处,都在当地楼市激起千层浪。各种温州炒团,就是这样火起来的,他们想组成炒什么团,什么商品就火起来。
且不说那些已经火了的各种炒团,就是小规模的抱团赚钱,也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如山东临沂有一个万博红服装城,这里如今已经是山东档次最高的服装批发城,生意很火。这个批发城的老板就是几个温州人人,他们原来只是在柯桥经营布料生意的,当发现临沂的市场之后,几个人一合计就合伙建起市场来。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年时间内,他们就获得上亿利润的收入。
四处飘零的温州人,虽然他们每到一处人数上都不占优势,但凭着手中的巨资和这种抱团精神,涉足任何一个领域,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因为,抱团不仅仅是一种合作关系,更是一种团队精神,传说狮子什么都不怕,但就怕狼群。因为狼群是一个团队,团队有1+1>2的作用。
温州人深谙其中道理,所以每到一处,首先寻找温州商会,寻找温州同乡,大家抱团写作,互相帮助,互相推崇,形成一种十分震撼人的力量。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温州人四海为家、但从来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怜情绪的原因之一。
3.温州人有巨资
都知道温州人有钱,有钱到什么程度?钱对于他们来说,作用已不仅仅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是一种可经营的事业,投资就是以“钱”为主角的大事业。
周德文说:“温州百姓手里的流动资本约6000亿元,投资几乎是屡战屡胜。”温州民间资本究竟有多少?除了6000亿的说法,还有人认为更多,7500亿、8000亿。这些不同的数据也许是统计时间不同或地点的变更所致。数据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他们都是巨资的拥有者。
由于近几年投资煤炭、棉花的失利,温州资本一时没选好更惊心动魄的投资项目。针对于此,2011年,温州市外经贸局发布了《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一时间引起国内外经济学专家、媒体、温州资本拥有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温州的老板们,都很想知道这个方案的可操作性。
由此可见温州资本的庞大。可是,有巨资,就能炒什么火什么吗?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有钱就有能力操控市场。
有些网民不客气地说,温州人太可怕了,他们炒什么什么就涨价。
以炒房团为例。通俗地讲,开放商盖好房子,一般人购买力不足,房价就上不去,房产这种市场,就处于低迷期。但温州炒房团来了,他们身怀巨资,毫不在乎房价,一口气就几套几套地买,而且都是现金交易。这样就给房市带来一种假象:人们群众的购买力上去了!房市火了!于是开放商就提房价,已经成为温州人财产的房子,自然也跟着增值。于是开放商又放出话来:现在购买房子都是可以增值的,于是原本没有购买力的普通人,就像奔赴地狱的石油探勘者一样,一窝蜂地将钱投向房市,房市看起来就更火爆了。
因为有巨资,所有投资的时候毫不犹豫,大笔巨资投向哪个领域,哪个领域就火爆了。可怕的温州人,就是这样可怕起来的,巨资是他们操纵市场的致命武器。
因为敢于冒险,因为抱团,因为手中有钱,所以温州人就成为一种可怕的“势力”,这种势力让他们在投资领域无往不胜。再加上温州人敢于吃苦的精神、与人打交道时的诚信意识、对金钱那种近乎信仰式的渴求,等等因素,这些都让已经很强大的“温州势力”变得更传奇。诸多有利的投资因素,共同造就了温州人“投什么,什么就发烧”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