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高潮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吴晓波 本章:第一个高潮

    1982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问题的[1982]1号文件发布,新一轮以逐步市场化为特征的农村改革拉开了帷幕。

    10月,浙江省政府确定首批开放197种小商品,实行工商企业协商定价。第一年3月,省政府决定在完成粮油统购入库后,开放粮食市场。11月,进一步开放了882种小商品的价格。在同月举行的中共浙江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把“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写进了党的文件之中。

    1984年,是中国当代改革画卷上光芒四射的一页。这年的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年前后,中国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一场全国性的兴办市场热也随之来临:

    1983年底,武汉市“打开城门,向全国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客商;1985年开春,沈阳五爱小商品市场、成都荷花池市场相继开张;同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崛起“经济四小虎”,其中南海的布匹市场、番禺的小家电市场、东莞的服装市场开始为人所知也是在1984年前后,浙江省的专业市场建设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在浙江省有关年鉴中,有如下记载:

    “1984年,全省集贸市场2241个,比1980年增加826个,年成交额26.9亿元。上市商品主要是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和副食品,少数商品经济活跃的地方,在集市贸易和商品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批零兼营的专业市场,主要销售竹木、水产品、小百货、家禽、废旧钢材等。据统计,在1984年这样的专业市场全省形成了63个。”

    另外,在浙江省统计部门的存档资料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数据:在1984年的专业市场交易中,工业小商品的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18.5%,为5.4亿元。

    有一个与以上叙述关系不大的数据,但是,却很值得人们回味:1984年,浙江省的全社会零售总额为149亿元,消费品零售额为1165亿元,而12年之后的1996年,义鸟小商品市场的成交额便达到185亿元,也就是说,一家市场的交易额就大大超过了12年前全省的社会零售总额。

    咀嚼一番这组数字,再回首十多年前那段披荆斩棘的草刨岁月,任何人都会对义乌,对义乌的农民及义乌的谢高华们行注目礼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民创世纪》,方便以后阅读农民创世纪第一个高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民创世纪第一个高潮并对农民创世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