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德国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政策却不得不承受银行业危机的后果。1890年,伦敦久负盛名的商业银行——巴林兄弟银行,由于在阿根廷的债券投机和投资亏空巨大,几近破产,国际金融的金字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倒,德国银行业也涉入阿根廷的金融投机,柏林银行恐慌随之发生。
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投资者深陷国际铁路建设的投机狂潮之中。巴林兄弟银行的崩溃,其投资于阿根廷的价值7500万美元的各种债券的蚀本,粉碎了德国投资者对金融投机奇迹的幻想。
阿根廷小麦出口的主要对象是欧洲。阿根廷的金融危机之后,对欧洲出口小麦的柏林大谷物交易商里特-布鲁门塞尔产生了利用阿根廷金融危机,占领整个德国小麦市场的愚蠢想法。然而,他们的计划失败了,这加剧了德国的金融恐慌。赫希菲尔德-沃尔夫私有银行破产了,导致德国内利奇-伟斯费里彻银行的巨额损失,进而触发了对所有德国银行的挤兑和柏林股票市场的崩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91年秋。
为了应对恐慌,德国总理提名了28位杰出人士组成调查委员会,他们在帝国银行行长理查德·科克博士的领导下,负责调查造成金融恐慌的原因,并提出立法建议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科克调查委员会在德国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了来自工业、农业、大学、政党以及银行金融界等各方面的代表。
调查委员会所做工作的大部分结论,在1896年6月和7月德国议会制定《交易法》和《保证金法》时被写进了法律。《保证金法》几乎是当时工业国家中对金融投机限制最为严格的法律。谷物期货被禁止,股票市场投机也受到了严格限制,从那以后,作为影响德国经济主要因素的股票市场投机现象大幅减少。
1896年的德国《交易法》确立了一个与英国和美国的金融和银行体系完全不同的组织结构。19世纪90年代之后,这些限制性规定也迫使伦敦金融机构减少了他们在德国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活动,从而减轻了伦敦金融界对德国经济政策的影响。直到今天,英美银行结构与在德国、荷兰、瑞典以及日本等国盛行的“德国模式”之间的根本差异仍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