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臭名昭著的条约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袁腾飞 本章:01.臭名昭著的条约

    其实,希特勒的手段非常拙劣,难道他不怕世界舆论的质疑吗?实际上,这种拙劣手段不是演给世界人民看的,而是演给德国人民看的。德国遭到了进攻,我们得奋起反击。这就跟小日本搞“柳条湖事件”一样,只炸毁了不到一米的铁轨,就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挑起“九一八”事变。希特勒完成了造假,战争已不可避免。

    在德军入侵波兰前夕,德国参观团去波兰军营访问,看到波兰士兵在军营外随地大小便,于是德国就坚定了打击波兰的决心。当然,现在很多专家否定了这一点,但不应排除这种因素。传说当年日本海军观察员,看到来访的北洋水师将士在炮管上晾晒衣物,就认为大清水师不堪一击。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军人的生活细节;从深层次上看,军人为什么要把皮靴擦得锃亮,注重仪容仪表?因为邋遢兵就是无组织无纪律,随地大小便,很容易造成疾病传染。美国打伊拉克,一个连配两辆装甲厕所,为什么?就是为了防止霍乱、痢疾流行。所以,德国参观团一看波兰士兵在军营外大小便,就觉得这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也无妨。

    继派兵支援问题之后,苏联人转换话题。别的不说了,如果德国打英、法,苏联要支援你们,可我们跟德国不挨着,要经过波兰的领土,你们问问波兰让不让苏联红军通过。波兰跟英、法是盟国,英法就去问了。英、法一问,波兰领导人斩钉截铁地回答:“德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自由的危险;俄国人来了,我们有丧失灵魂的危险。绝不允许俄国士兵进入我们的领土。”

    果然,《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时候的局面,就连张伯伦也看出希特勒没完,但他觉得局势不错,因为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是向东发展。英、法奉行的绥靖政策有三大特点:第一,凡尔赛国家力图维护既得利益,一战实在是打怕了,不敢再打了;第二,牺牲弱小民族,唯恐伤及自身,小国失败了活该;第三,祸水东引,引向苏联。而苏联则希望祸水西流。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个条约,苏联一直否认。二战后盟国缴获了德国的文本,苏联说那是伪造的。为什么呢?莫洛托夫特别聪明,他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文本上签名的时候,用的是拉丁字母,不是俄文的西里尔字母。所以他说,这不是我签的,要我签应该是西里尔字母,而不是拉丁字母,我不可能这么写。莫洛托夫也知道这个东西一旦公之于众,必将遗臭万年,所以他很狡猾,用拉丁字母签自己的名字。这就跟咱们签名都用汉字,谁都不会写汉语拼音一样,你要写汉语拼音,那就会显得很奇怪。

    《慕尼黑协定》签字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非常高兴,认为他给英国带来了和平。同样参与促成这个协定的法国总理,心情就没那么好。达拉第到了法国机场之后,也看到很多民众在欢迎他,民众也觉得一个时代的和平即将到来,战争再不会发生。达拉第看到这些人后非常吃惊,沮丧地骂这帮人是笨蛋。他知道德国不会善罢甘休,因为他明白,这实际上是在纵容德国,但他没办法。达拉第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有点低估法国的实力,过高地估计了德国。达拉第认为如果爆发战争,德军12个师就能对付法军100个师,他知道战争不可避免,早晚要打,但他觉得法国打不过德国。他不像张伯伦那么傻,认为和平真的会到来。

    在谈判中,元帅说,一旦德国袭击你们,红军可以派三百个师支援你们。然后他问英国将军,如果德国人打我们,英国人可以派多少个师支援?英国代表拿着笔在纸上算了半天,抬起头来说两个师,一个月后,再派两个师。伏罗希洛夫气得胡子都抖了起来。

    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之后,希特勒就向斯大林挥手帕了,希望能够跟苏联合作。在这种情况下,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飞到了莫斯科,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签字,时间是1939年8月23日,距离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只有一个星期。

    莫洛托夫很狡猾,用拉丁字母签自己的名字。

    历史上波兰曾三次被瓜分,全是俄罗斯挑头干的。要说俄罗斯跟波兰同族同门、同种同文,都是斯拉夫人,都使用西里尔字母,不应该这样啊。但两国的心结,有点跟中国和日本似的,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波兰几次亡国,都是因为俄罗斯欺负人家,没拿人家当兄弟看。波兰在共产党统治时期,在国歌里都唱:前进,东布罗夫斯基。东布罗夫斯基是谁呢?他是19世纪波兰抗击俄国的领袖。波兰当年作为苏联的卫星国,国歌都敢唱这个,可见波兰人民对苏联人有多仇恨。所以,波兰拒绝苏联红军入境。这样一来,英、法跟苏联就没法谈了。于是希特勒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榄枝,你跟民主国家扯什么?咱俩谈,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亲自飞往莫斯科。

    苏联外长很狡猾

    谁想用邪恶的花环武装自己,谁就要用粪土来包裹自己的灵魂。

    在地理上,“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分开了。德国先对波兰采用外交施压,要求将但泽自由市合并,和在“波兰走廊”建造一条拥有治外法权的公路来连接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希特勒也准备了武力解决“波兰问题”的计划,即“白色方案”。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所有要求,并于1939年3月30日得到英、法的承诺。英、法承诺,将协助波兰保卫其国家主权。但英、法没有对波兰领土完整做出任何承诺。希特勒和他的亲信认为,英、法不会为波兰与德国开战,因此德国便在1939年4月28日终止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波兰急忙与法国在1939年5月签订了一个协议,法国承诺会在波兰遭到入侵后15日内加入战斗。英国和波兰在1939年8月25日签订了成为军事盟友的条约。结果证明,这些条约未能拯救波兰。

    不管怎么讲,在战前,苏联和英、法都对德国的性质认识不清。英、法认为德国跟苏联一样,都属于集权国家,最好你们俩死掐。苏联认为英、法跟德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帝国主义,最好你们之间打起来。这样,谁都希望德国跟对方打起来。一直到1939年5月份,希特勒的扩张目标已经越来越明显,他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希特勒难掩兴奋激动的心情。他在一次陆军指挥官会议上大谈他的战争理论,说要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胜利,心要狠、手要辣。谁仔细想过这个世界的道理?它的意义就在于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所以,波兰的命运基本已经确定,虽然英、法跟波兰签署了互助条约,但没什么用。战争机器的按钮一旦按下去,就很难再停下来。对于波兰,希特勒只需要一个借口。

    这就很明显地表现出希特勒的意图。在盖世太保头目海德里希的布置下,纳粹从集中营里找了十几个死囚,让他们穿上波兰军服,配上波兰武器。海德里希为这支队伍送行,跟他们讲:“你们对国家犯有不可饶恕的罪行,现在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一小队身着波兰军装的党卫军成员,将这些穿着波兰军服的死囚,拉到距波兰边境16公里处的德国树林里,只留下一名死囚,而将其余的全部杀死,以作为波兰进攻德国的证据。接着,身着波兰军服的党卫军成员,带着留下的这名死囚,进攻了靠近波兰附近的格莱雷茨电台,这是德国的一个电台。“战斗”之后,他们占领了电台,由一名会讲波兰语的德国士兵念了一份事先拟好的文件,里面充满了煽动性的反德言论,宣布波兰对德国发动进攻,然后开了几枪,把那名死囚打死——这就算波兰主动对德国发动进攻。

    注释:

    但这时候,毕竟英、法和波兰已是盟国。所以,英、法就想去跟苏联谈判,共同对付德国。苏联眼瞅着德国一路奔东来了,也开始担心。于是,苏联于1939年6月发出邀请。英、法代表7月组团坐了10天的船,来到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到了之后,先游览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然后跟苏联谈判。苏联人很重视这次谈判,派的代表团规格很高。而英国派了个空军少将跟人谈。按照英、美国家的军衔编制,高级军官是元帅、上将、中将,你派个少将,明显看不起人家。法国倒是派了个海军上将,但这人还有三个月就退休——没地儿安排,去跟苏联谈判吧。最逗的是,法国的将军一进门就宣布,我不能全权代表本国政府做任何的主,只是来听听。苏联人差点儿没气死,听听?电话里说不行啊?你跑这儿来住宾馆,吃我的,喝我的!

    苏德竟结盟

    简直就是看不起人

    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根据《凡尔赛和约》,前德意志帝国的波森和西普鲁士被割让给了新独立的波兰,给予波兰进入波罗的海的通道,即“波兰走廊”。希特勒在1933年建立起独裁政权后,他本来对波兰采取了柔性政策,1934年跟波兰签订了为期10年的《波德互不侵犯条约》。但希特勒在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位于德国东面的波兰就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双方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两个帝国和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是你死我活的。斯大林无疑认为,希特勒先跟西方打过之后,对俄国来说,德国将变成一个不再那么可怕的对手。希特勒采取的则是一个时期对付一个敌手的办法。这个条约之所以能搞成功,表明几年来英、法两国对外政策的失败到了何等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也就是说,英、法两国希望祸水东引,最后苏联绝望了,便跟德国签约。

    <hr />

    其实,一战结束后,德国跟苏联的关系很暧昧,因为两国都是国际弃儿,都是另类。而且苏联已不再是协约国的成员国,它一战的时候是,但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相当于背盟了。所以,对于德国来讲,苏联是没有和约义务的国家,它不像英、法、比利时是有和约义务的。苏联地皮又大,在西伯利亚深山老林里搞点什么东西,很容易逃过协约国的监视。因此,1922年,德、苏两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

    以什么借口进攻波兰呢?这是戈培尔的强项,于是德国开始了超大规模的宣传战。20世纪30年代末,当时欧洲各国都感觉到可能会受到德国的伤害,而在德国,老百姓认为的事实则恰恰相反。一个那个时期到过德国的外国人说,德国纳粹的报纸叫嚷什么呢?扰乱欧洲和平的是波兰,波兰将武装入侵德国。你也许会问,德国人民不可能相信这些谎言吧?那你就去跟德国人谈谈,你会发现很多人真的非常相信。随着战争的临近,这种宣传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1939年8月26日,《柏林日报》报道的是“波兰完全陷入骚乱之中,日耳曼家庭在逃亡,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边境”。《人民观察家报》是纳粹党的党报,相当于苏联的《真理报》。这个报纸头版头条报道的是“波兰全境处于战争狂热中,150万人已经动员,军队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上西里西亚陷入混乱”。

    这两国本来是不能成为伙伴的,因为两国意识形态完全相反,而且德国又镇压过共产党的起义。但到1939年,由于局势紧张,英、法、苏三国进行谈判,希特勒非常担心,如果这三国达成了某种程度的一致,会让他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完全泡汤。所以,希特勒非常主动地拉拢苏联,频频向斯大林暗送秋波。希特勒甚至顾不上脸面,给斯大林拍了一封特别长的电报,说德国跟波兰之间的紧张关系,已变得让他不可忍受,无论哪天都可能爆发危机,从现在起,德国下决心将用一切手段保卫国家利益,非常希望能够跟苏联在8月23日左右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

    找个借口很简单

    条约未能救波兰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方便以后阅读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01.臭名昭著的条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01.臭名昭著的条约并对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二战(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