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死了,越国君臣暗中庆贺。
就在伍子胥自杀的当年,越国遭遇天灾,粮食歉收。
“计然,这个时候我们都该感谢你啊。虽然收成不好,可是我们储备足够,能够自力更生渡过难关,都是你的功劳啊。”这天上朝,勾践当众表扬计然。
散朝之后,文种留下来没有走。
“文大夫,有什么事?”勾践问。
“大王,你不该表扬计然。”文种说。
“啊,为什么?”勾践有点糊涂了,还有点不高兴,难道文种嫉妒计然了。
文种笑了。
前期准备
越国人来向吴国求援了,说是越国粮食歉收,老百姓食不果腹,恳请吴国发扬爱心和霸主的慷慨大方,支援越国一些粮食。来年丰收,一定归还。
其实,吴国收成也就一般,余粮也不多。
夫差召集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大臣们各自发表意见,有说给的,有说不给的。
“太宰,你怎么看?”夫差还是犹豫,所以问问伯嚭。
“我听说‘邻国有急,千里驰救’。这才是霸主的风范,不就一点粮食吗?我们自己勒一勒裤腰带也就过去了。”伯嚭暗中收了不少好处,所以建议借粮,反正,也不用他勒裤腰带。
“好,借给越国一万石。”夫差决定了,反正,也不用他勒裤腰带。
就这样,越国从吴国借到了粮食。
为什么越国要向吴国借粮食?
一切都是文种的计策。
文种要掏空吴国。
从吴国借来了粮食,文种发给了百姓。实际上,仓库里有的是粮食。
第二年,越国粮食丰收,而吴国歉收。
“该把粮食还给吴国人了。”文种说。于是,越国也准备了一万石粮食还给吴国。
吴国人很高兴,看来越国人很讲信用。
在越国人还来的粮食里,有一部分米粒非常大,看上去颜色透亮而且颗粒饱满。
“这些粮食好,我们用来作种子吧。”吴国人于是把这些大颗粒的粮食发给大家作种子。
这下,吴国人上当了。
原来,这些大颗粒的粮食并不是什么高产粮、杂交稻之类,这是越国人蒸过的,然后在石粉里过了一遍,看上去跟普通粮食没有两样。
可想而知,当年,吴国依然歉收,因为很多地里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吴国遇上了饥荒。
原准备向越国人借粮,可是越国人先跑来借粮了,说越国也遇上了饥荒。
谁也没有借给谁。
但是越国人吃得很好,因为实际上他们又丰收了。
这一年,是吴王夫差十三年(前483年)。
吴国饥荒,民怨沸腾。
而越国正在热火朝天地练兵。
范蠡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个少女,这个少女别看年纪轻轻,可是剑术高明,据说是从一个老猿那里学到的。范蠡请她来为越军教授剑术,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越女剑”。
关于“越女剑”,见于《吴越春秋》,应是最早关于剑术的记载。越女,应该就是剑术的祖师奶。
同时,范蠡还从楚国挖来一个射箭的高手,此人名叫陈音,箭法十分高明,就在楚军中教授箭法。
后来陈音死了,勾践十分伤心,将他隆重安葬,所葬之地,叫做陈音山。
除此之外,排兵布阵,统一号令等,都是范蠡亲自操练。
越军,已经操练合格,随时可以战斗。
“各位,转眼,离我们被吴军击败已经十一年了,多蒙大家的努力,我们现在的实力应该能够报仇了。”越王勾践按捺不住,准备出兵了。
没有人反对,实际上大家早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这个时候,大家都看范蠡,因为他是军队的主帅。
“大王现在打固然可以,不过,要等到明年夏天更好。”范蠡说。
“为什么?”
“最新线报,夫差已经定下明年夏天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境内,时属卫国)与晋国人相会,决定谁是盟主,吴军主力必然北上。吴晋之间可能有一战,如果有,那将是两败俱伤,我们从后乘虚而入,与晋国人一起灭掉吴国;如果没有,我们也可以乘虚而入,抢掠一番。”范蠡果然是个帅才,练兵和情报工作两不误。
勾践点点头,从现在开始,他要倒计时了。
黄池会
越国人已经悄悄地举起了刀,只要机会来到,便会毫不犹豫地砍过去。
吴国人全然不知,他们现在想的,就是争霸。
鲁国人很讨厌吴国人,他们觉得吴国人就是一群蛮子;鲁国人也很讨厌晋国人,他们觉得晋国人就是一群骗子。
突然有一天,鲁国人觉得如果让蛮子和骗子在一起的话,是不是会发生什么很有趣的事情?于是,鲁国人来忽悠蛮子和骗子了。
“大王,吴国的实力那是没得说,可是要当霸主,还要让晋国人服气。晋国人服了,那大家就都服了。我们帮你们约会晋国人,谈一谈这个问题怎么样?”鲁国人来忽悠吴国人。
“好啊好啊,他们不服的话,打一仗也行啊。”吴王夫差允诺。
之后,鲁国人又去了晋国。
“晋国大哥,别怪我们这么多年没来进贡了。不是我们不想来,不敢来啊。不是怕你们,是怕吴国人啊,这些蛮子很不讲理啊,连齐国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派我们来约你们见面,说你们要是不敢见面就是孙子。大哥,你们的实力比吴国强多了,不用怕他们。你们要是也不敢碰他们,那没办法,我们就真不敢再认你们这个盟主了。”鲁国人又来忽悠晋国人。
这时候的晋国,智跞已经死了,赵简子为中军帅。
“谁怕谁啊,去。”赵简子说,他是打狼出身的,怕谁?
之后,鲁国人又去忽悠王室,结果把王室也给忽悠进来了。
吴王夫差十四年夏天,黄池。
周敬王的大夫单平公、晋定公、吴王夫差、鲁哀公在黄池相会了。
这次会议,被称为世界权力峰会。
不出意料,吴军主力和晋军主力都来到了黄池,随时准备战斗。
这次会见,鲁哀公出任相礼,也就是主持人,充当临时东道主的角色。单平公作为王室代表,主要是监督会谈过程,做一个见证人。真正会谈的主角,是晋定公和吴王夫差。晋定公的助手是赵简子,吴王夫差的助手是伯嚭。
首先,鲁哀公致欢迎词;随后,单平公代表王室预祝这次峰会圆满成功,同时表示这次峰会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周朝正宗,所以希望叔叔大爷们今后匡扶王室,共建周朝大业。
晋定公和吴王夫差也都讲了话,假惺惺地表达了对王室的尊重以及对对方的敬仰,希望大家兄弟今后多多走动。
鲁国人搞了一整套周礼给大家玩,结果过了将近十天,还没进入正题。
眼看六月下旬来的,现在已经是七月初了,大家还在缅怀过去、憧憬未来,就是不说说谁才是老大。
夫差有点待不住了,吴军的粮草快没有了。
“这中原人怎么这么磨磨叽叽,难道放个屁也要等三天?”夫差待得腻了,尽管这次出来是带着西施来的。
“是啊,赶明我催催老鲁,这又不是联欢会,告诉他再不进入正题,咱们就到鲁国去做客了。”伯嚭急忙说,他要去威胁鲁国。
两人正说话,突然有使者从国内来到,紧急求见。
“进来。”夫差下令。
噩耗,使者带来的是噩耗。
“报大王,越国人偷袭我国。”使者的第一句话,就让吴王夫差眼前一黑,差一点摔倒在地。
“什么?越国?勾践?偷袭我国?”夫差瞪大了眼睛,也瞪大了嘴巴,似乎不相信使者的话。
“什么情况?快说。”伯嚭也很紧张,大声问。
原来,吴军主力随同夫差北上以后,越军出动四万七千人,兵分两路偷袭吴国。吴国由太子友镇守阖闾城,兵力不多。太子友建议固守待援,而王孙弥庸主张出战并且擅自出动,太子友只得随后出动,结果首战吴军大胜越军第一路人马。
越军第二路由越王勾践亲自率领,范蠡指挥。受首战大胜的鼓舞,太子友率军出击,谁知这一次他们遇上了越军主力,遭遇惨败,太子友和王孙弥庸均战死。
随后,越军攻占阖闾城外城,焚烧了姑苏台。
“啊——”吴王夫差几乎崩溃。
“大王,立即撤军吗?”伯嚭问,他有点慌乱。
夫差拔出了剑,一把好剑。
“不。”夫差坚决地说,随后,剑挥出。
自杀?他才不会自杀。
剑影之中,七个人倒在地上,七个使者。
“大王,好剑法。”伯嚭喝彩,按理说,这个时候拍这样的马屁有点不合时宜,可是习惯了,顺口就说了出来。
“杀了他们,就没有人知道越国人袭击了我们。既然来了,我们就当上盟主再回去。”夫差咬着牙说,杀人灭口,就为了当盟主。
“大王,有气魄。”伯嚭说。他原本有点担心,担心吴王夫差会杀了自己,因为事实已经证明伍子胥是对的。可是现在看来,自己很安全。
争霸
七月六日,盟誓的日子终于到了。
除了楚国秦国越国,各诸侯国都已经来到。
歃血为盟,晋国和吴国为谁先谁后发生了争执,因为谁先歃血谁就是盟主。原本还兄弟兄弟这么叫着,好像大家很亲切,到了这个时候,谁也不认谁这个亲戚了。
“在所有姬姓的国家中,我们的祖上太伯是老大,吴国该先歃血。”伯嚭代表吴王夫差发言。
“不行,历来,只要是盟会,我们就是姬姓国家的老大。”赵简子针锋相对。
争吵开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能说服谁,眼看着天都黑了,还没有结果。
最后谁有理?谁有实力,谁就有理。
“算了,天都黑了。既然谁也不服谁,回去整理军队,明天中午我们决一死战,就知道谁是老大了。”赵简子发怒了,心说这些蛮子跟我们争,打烂他们。
吴国人怕这个?楚国都被我们打烂了,你们晋国有什么了不得?
于是,不欢而散,各自回去,准备战斗。
看来,范蠡当初的预测是正确的。
吴王夫差很愤怒,也很不服。可是回到大帐,禁不住有些发慌了,毕竟家里头被越国人围着呢,如果这一仗打败了,估计连国家带老命就都交待了。
到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征求大夫们的意见了。
紧急会议召开,吴王夫差向大夫们透露了越军偷袭吴国的事情,随后问大家:“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要么立即撤军回国,不跟晋国人盟誓;要么不跟晋国人争,让他们当盟主算了,哪个好一些?”
大夫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还好,这个时候,还有一个保持清醒的人。
“大王,这两种选择都不好,都会损坏我们的名声。越国人会认为我们失败了,更有信心对抗我们。齐、宋这些国家也会趁火打劫,在我们回国的路上偷袭我们。而且,如果让晋国当盟主,肯定就要带领我们去朝见周天子。那样的话我们去又没时间,不去又说不过去,岂不是很糟糕。所以,我们一定要盟誓并且当上盟主。”这个头脑清醒的人是王孙雒,分析利弊,说得头头是道。
“可是,晋国人要跟我们争,有什么办法?”夫差问他。
“现在,这里离晋国近,晋国人有退路,而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比晋国人玩命。大王要激励士卒,振奋大家的精神,让大家都不怕死。那样晋国人看见我们的气势,必然害怕,就不敢跟我们决战,而把盟主让给我们。之后,我们就可以专心回国,去对付越国人了。”王孙雒想得周到,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晚,吴王夫差下令吴军黄昏前喂饱马,半夜时分全军穿好铠甲,缚住马嘴,以火照明,一百名士卒排成一行,共排成一百行。每十行由一名下大夫率领,竖着旌旗,提着战鼓,挟着兵书,拿着鼓槌。一百行由一名将军率领,竖着日月旗。一万人组成一个方阵,都穿着白色的战衣,打着白色的旗帜,披着白色的铠甲,带着白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白色的茅草花。吴王亲自拿着钺,身旁树着白色军旗在方阵中间站立。
左军也像中军这样列阵,但都穿着红色的下衣,打着红色的旗帜,披着红色的铠甲,带着红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鲜红的火焰。
右军也像中军这样列阵,但都穿着黑色的下衣,打着黑色的旗帜,披着黑色的铠甲,带着黑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黑色的乌云。
中军“望之如荼”,左军“望之如火”,右军“望之如墨”,《国语》如此记载。
如火如荼,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
吴军左中右三军共三万人,气势十足向晋军营地进发,鸡叫时就摆好阵势,距晋军只有一里路。天还没有大亮,吴王便拿起鼓槌亲自擂鼓,敲响了铜钲和金铎,三军一起响应,齐声呐喊鼓动,声浪震动天地。
晋军刚刚起床,听到不远处的呐喊声,不禁有些胆怯。晋军急忙加强戒备,修缮营垒,赵简子也有些害怕,于是派大夫董褐前去吴军问话。
“大王,咱们不是说好了中午决战吗?再说了,我们觉得大家都是姬姓国家,还是应该友好协商。你看,你们这么大早就到我们的军营前,这不是违反约定了吗?也不友好啊。”董褐弱弱地问,他也怕。
“别扯了,你们当盟主,还是我们当盟主,今天就要见个分晓。你现在就回去问问你们国君什么意思。”夫差表现得很强横,心里其实也在打鼓。
董褐被吓住了,不敢再说什么,转身要走。
“慢着,你不是说我们违反约定了吗?那是我们行军司马的过错,我让他来向你赔罪。”夫差拦住了董褐,然后命令手下军吏把司马兹和他的五个手下给抓来。
片刻,司马兹和他的五个手下被抓来了,跪在吴王夫差的面前。
“你们得罪了晋国的客人,现在,向他谢罪。”夫差下令,一人发了一把刀。
六个人毫不犹豫,挥刀自杀,血溅当场。
董褐吓傻了,这吴国人真是不把命当一回事啊。
战战兢兢,董褐回到了晋军大营。
“怎么样?”赵简子急忙问。
董褐把过程说了一遍,听得赵简子也有点发懵。
“我看吴王的气色不太好,估计国内出了什么事。被逼到困境的人都很疯狂,不要跟他们斗了,让他做盟主算了。”董褐找个台阶,提个建议。
“嗯,好吧,不过,总不能就这么服软,太没面子了,提个什么要求给他们吧。”赵简子表示同意,可是又觉得没面子。
“那,提什么要求?”
“你看着办吧,现在就去。”赵简子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又派给了董褐。
董褐又去了吴军阵地,不过这回没有那么害怕,毕竟是来服软的。
可是,提什么条件呢?如果条件太苛刻,吴国人不答应怎么办?如果条件太虚,回去赵简子责备怎么办?
眼看走到了夫差的战车前,董褐眼前一亮,有了主意。
“大王,您的部队太牛了,我们国君根本不敢出来。他派我来告诉大王,你们就是盟主,我们承认了。可是呢,既然做了盟主,就要守周礼啊,那么,怎么能有两个王呢?您应该是吴伯而不是吴王,如果您不自称吴王,而是自称吴公的话,那我们真就没话说了,我们就心甘情愿让您先歃血了。”董褐的主意不错,这样晋国也有面子。
“那行,我就吴公吧。”吴王夫差顺坡下驴,答应得爽快。
当天,诸侯们歃血为盟,吴王夫差第一,晋定公第二。
现在,吴王夫差成了联合国的盟主。
盟主的第一道命令是:大家都回国去吧。
各国虽然困惑,但是都挺高兴,谁愿意待在这里?
吴军第二天撤军,但是撤军之前,越国侵略吴国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大王,现在各国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了,我担心齐国和宋国趁机拦截我们。”王孙雒提出担忧。
“没关系,你和勇获率领步兵先走,假装路过宋国,吓唬吓唬他们。”吴王夫差是个有办法的人。
于是,王孙雒和勇获率领步兵先行,在宋国焚烧了宋国国都外城,吓得宋国人不敢出来。吴军大部队随后通过,进入吴国后,顺邗渠南下。
等吴军回到都城,越军早已经带着战利品回越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