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就像一堆刚刚烧完的灰烬,一旦有风吹来,一定可以复燃一把。
百济命运曲折,所以老天给它安排了两股风。
第一股,乃是一名和尚,名曰“道琛”。第二股,乃是百济旧将,名曰“福信”,复姓鬼室。两人收罗旧众,占据周留城(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迅速休整后,杀向都城,将刘仁愿团团围住。如果光这两人,百济的余众肯定不会跟他们一起闹。但凡起事,没有个正儿八经的理由是不可以的。
两位找到了旁人无法抗拒的理由——百济王室还在!
自从李治把扶余家的人都扣留后,百济再没主心骨,可偏偏,复姓扶余的人,并不全在百济,即便你把他们全都留在唐朝,其他地方也还是有的。百济曾和某个国家签订过协议,扶余义慈答应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当人质扣押在那里。这个国家,在当时有个难听的名字——倭国(倭就是“矮”的意思,后来倭人嫌难听,于是武则天下旨,改我国名为日本,日本名字很早就有,但此时却确立了)
王子扶余丰,日文名曰“扶余丰璋”,对他来说,倭国和百济的差别,无非就是说我爱你的时候不说洒浪嘿,而是说阿姨洗太露。百济族人扶余丰很想回家,可日本人是不会让他回去的。事情一直拖到现在,情况有些不同。日本人是不会轻易放自己走的,除非百济方面拿出点儿诚意。
高丽人派来使者,敦促日本发兵支援百济复国。
在日本人眼里,高丽人最为可恨,他们只会坐山观虎斗,让百济、日本和大唐打起来,他在一边摇旗呐喊。等大家都损失惨重,盖苏文吃饱喝足,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倭国在出兵与不出兵之间艰难抉择着,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在武力扩张至朝鲜半岛和承受盖苏文阴谋之间做出选择。
……
做这种决定,还真有点儿马鹿野郎的感觉!
然而,鬼室福信的诚意到了,他献上了刚刚俘虏到的一百零六名唐兵(这些唐兵,被倭国国王安置在了日本本州中部歧埠县,以后繁衍生息)。
最后,齐明帝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出兵!
然后他死了。
遵照齐明帝的意愿,特派将军狭井槟榔率五千士卒,携百济王子扶余丰桑先行往百济而去。身在百济围攻都城的旧将鬼室福信迎接了扶余丰的大驾,他表示,刘仁愿只有几百人,应该很容易就打下来。他在扶余丰面前表现出了恭敬的一面,随后再度上了战场,表现出了能干的一面。等待刘仁愿投降,双方僵持了很久,依然不见有谁让步。
此时,后军突然出现一阵骚动。
刘仁轨率领唐与新罗联军,朝鬼室福信杀了过来。因上回受了苏定方的打击,百济士卒对唐兵那杀人不眨眼的状态非常害怕,大家纷纷逃跑。不得已,鬼室福信领兵撤退,总算是保住了复国的有生力量。
百济士卒没有打仗的热情,如果不是因为没吃的,为了锅里头那二两米饭,谁都不愿意在这里跟唐军这里找死。盖苏文对百济方面的表现非常失望,他知道指望自己这窝囊的战友是不可能的,眼下,只有敦促日军赶紧行动,才能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日本方面,论别的可能都没诚意,但打仗绝对很有诚意。齐明帝的死,壮烈!大家对天皇表示沉痛哀悼,新即位的天智帝延续齐明帝的手法,派遣数万大军煌煌而来,奔赴百济战场。这几万日军分前后两军,前军以阿昙比罗夫为将,后军以阿倍引田比罗夫为将。
天照大神,请罩着我!
两位仁兄漂洋过海,内心的信念坚定无比。
百济成了血战的海洋,刘仁轨联合新罗的部队,接连攻克百济数座城池。兴奋到了极点的联军正要继续猛攻,新罗方面却下达了一个很奇怪的指令——撤军。
为何?
缺粮,饿得慌。
你让唐军怎么办?
你们去都城,与刘仁愿会合,我们吃饱了会援助你们的!
太坑爹了,新罗单方面宣布撤军,给了百济难得的喘息机会,也为日军的航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迫在眉睫的时刻,幸运之神再一次光顾了刘仁轨。为了让历史改写得更像狗血电视剧的剧情,那名名叫老天的编剧决心让鬼室福信和道琛两位同志起内讧,从而达到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效果,博得更多的收视率。
就这样,百济内讧起来,针对刘仁愿的围堵也放松了下来。但事情不能就这么拖着,李治收到战报后,第一时间给新罗王金春秋写了一封信,要他火速支援。
金春秋这才派大将金钦领兵救援,金钦去了,带着大唐皇帝的关照!
金钦的救援部队没能走到府城,因为他们在半路上被福信拦住了去路。因打不过福信,众人溃败而逃,新罗的救援,以为百济送上无数免费的辎重而结束。
将军金钦的路线,是从葛岭道潜逃,不知道他以后过得怎样,反正从此再也不敢露面。鬼室福信闹革命,根本就不是为了匡复百济江山,而是为了自己。他因与道琛不和,一刀砍死了这个和尚。身在百济都城的刘仁轨和刘仁愿简直都快崩溃了,新罗不可能来人,只能等朝廷派人来救。
可是,这也是不可能的。
唐朝大军,都已经集结在高丽边境,由苏定方率领,接连攻破高丽城池,一直逼到了平壤城下。
想搬救兵,就等于要从平壤挪动人马,在这节骨眼上,谁从最需要人马的地方抽调兵力谁就是缺心眼儿。况且,高丽本就是最该拿下的目标。苏定方连战连捷,让李治感到欣喜,身在洛阳的他,高兴得就要发疯,竟然和群臣商议起了御驾亲征的事。
不得不说,李治还是一个喜欢亲力亲为,想要有些成绩的好皇帝。
朝臣一个比一个明白,他们知道李治是想学李世民,但情况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好歹是军人出身,但到最后还是让箭给伤了。李治从小待在宫中,外出打猎,射个鸟、杀个猪什么的他见过,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他还真没见过。最后,还是武皇后有力度,她竭力反对李治御驾亲征,李治见所有人都反对,也就作罢了。
可怜的刘仁轨,待在被忽略的百济战场,遭受鬼室福信和日军的双重逼迫。
这也怨不得别人,因为从唐军渡过鸭绿江开始,李治就已经抽调走了契苾何力的部队,让他去西域作战。契苾何力被调走前,盖苏文长子渊男生率领的数万精兵集结在了鸭绿江畔,意图阻止对方突破。契苾何力一直等到九月底,东北气温骤降,鸭绿江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兵马踏冰而过,成功过河。猝不及防的渊男生,被契苾何力追了几十里地,损失了三万多人。
这个时候调走主将,对我军的打击是巨大的,后来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二月十四日,浿江道大总管任雅相薨于军中。五天后,白州刺史兼左骁卫将军兼沃沮道总管庞孝泰与高丽大军混战于蛇水之上,大败,与其子十三人全部壮烈战死。围攻平壤足足七个月的苏定方大部,也受不了这么冷的天气。冰天雪地之间,又纷纷扬扬、没完没了地下起了大雪,让士兵明白了饥寒交迫的意思。无奈之下,大军宣布撤离,唐第二次东征高丽以失败告终。
这几个月里,等待救援的刘仁愿、刘仁轨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李治下诏认为,平壤军都撤了,刘仁轨守一座孤城,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不如开拔去新罗,如果金法敏愿意借他们镇守,他们就在那里先待着。如果不需要,就赶紧渡海回家。李治的诏书,让待在百济将近一年的士卒兴奋起来。他们开始收拾包袱,准备渡海回家。
令人奇怪的是,刘仁轨没有一丝回家的意思。
他对皇帝的诏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上想灭了高丽,所以先让我们镇住百济。这里余寇虽多,但我们的防守也很严密。厉兵秣马,攻其不备,理无不克。”见众人还有不明白的,刘仁轨说,“知道朝廷为什么不派兵来吗?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成绩!等我们大捷之后,士卒心安,然后分兵据守,飞表以闻,请求增援部队,朝廷知晓,必然出师!”
现在,就在现在,如果放弃百济,就等于放弃了镇守,高丽没打下来,后方也没了基础,百济何时能灭?高丽何时能灭?
刘仁轨安静地等待,在众人失望的眼神中,他却冷静地对大家说:“我们不能去新罗,府城位居百济中心,前后掣肘,地域极好,去了新罗,不说饭碗问题,在人家的屋檐下,难免发生不愉快。等吧,鬼室福信此人凶险残暴,他已经把和尚给杀了,接下来要发生的,不是针对我们的轰击,而是针对他们自己人的屠杀!”
“我们要做的,就是等!”
鬼室福信的处境还是很憋屈的,不论是大唐、高丽还是日本,他都得罪不起。鬼室桑瞎琢磨了好几天,听说唐朝皇帝下了圣旨,让身在府城的刘仁轨撤兵,大喜,迫不及待地让使者前来慰问。
这使者也真够次的,他言简意赅地将扶余丰和鬼室福信的心思暴露了出来,见到刘仁轨,他说:“大使何时西还?我们一定相送!”刘仁轨呵呵一笑,表示肯定就要动身了,因为圣命难违。
使者屁颠儿走了,望着百济使者远去的背影,刘仁轨下令,让城内所有能喘气的唐兵做好准备,杀出城门!
百济支罗城(韩国怀德)、尹城、大山、沙井先后被唐兵攻克,俘虏无数。
鬼室福信死都没想到,身在府城的那丁点儿唐兵竟然敢杀出来,还占领了这么多的营盘。他盘踞真岘城(韩国镇岑县),将所有精锐集结在此,随后,他分析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鬼室福信紧张地表示,唐兵人少,且接连攻克几座城池,一定累坏了。
鬼室福信说得没错,刘仁轨真的是累傻了。
大半夜,他领着一伙人,带着绳索和兵器,跑到真岘城下开始爬墙。第二日清晨,战斗宣告结束,白江口沿岸的真岘城呗唐军占据,城内的百济兵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逃跑大赛。不得不说的是,因为刘仁轨的人实在太少,顾得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虽说占领了真岘城,但鬼室福信的兵也跑得差不多了。
李治收到了刘仁轨的捷报,他被刘仁轨的气魄感动了。
他决定给刘仁轨派些兵马,诏书要求淄州、青州、莱州、海州等地的府库军集合起来,统一坐船前往百济。因船只有限,山东半岛的士兵总共有七千人过海,成为白江口之战的主力。事情正按照刘仁轨的预测发展着,有人告诉扶余丰,那个鬼室福信想运用计谋将他这位新国王除掉。
在军营里,鬼室福信假装生病,让士兵把他抬到一处山洞养伤。
扶余丰对这位性情暴戾的兵马大元帅去山洞养伤表示了强烈的怀疑,鬼室福信,脑子让驴给踢了。
扶余丰知道鬼室福信有诈,但他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去探望大将军的要求。等扶余丰来到山洞,鬼室福信才晓得事情的严重性。他没有看到自己人把扶余丰摁倒在地砍成肉酱的场面,因为扶余丰带的人太多了,直接将他部署的杀手挤到了山洞的旮旯里动弹不得。
见他病得严重,还疼得哼哼唧唧,扶余丰关怀地问:“鬼室君,你还好吗?”鬼室桑痛苦地点了点头,跟随扶余丰的猛士立刻冲了上来,将鬼室福信砍成了肉泥。随后,扶余丰派遣使者,请高丽和倭国再次出兵助阵。从上一次和鬼室福信一起攻克唐朝的占领区,日军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捞不到便宜的人,都不太喜欢半途而废。
倭国将领毛野稚子,率领两万七千日军支援百济。
这一回,他们知道了新罗的实力,不再绕道,直接从新罗登陆(韩国东为新罗,西为百济),先占领了新罗的几座城池。新罗人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先后丢掉了沙鼻歧、奴江等几座重要的城市。大唐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带领的七千士兵,也和刘仁轨顺利会合。
按照计划,孙仁师、刘仁愿、金法敏三人,会率领五千陆军直奔周留;刘仁轨、杜爽、扶余隆三人,会率领七千水军及粮草船从熊津港开赴白江。
扶余丰疯了,他要求日军拿出点儿诚意。日军同意扶余丰的意见,但要求事成之后,百济全国都要给日本上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本人怕中方的资料对日方不公平,便从《日本书纪》(720年完成的一本书,日本人自己写的正史)第二十七卷《天命开别天皇》中翻出资料,来描述一下刘仁轨白江口之战的场面。
唐朝海军的松木大船,共一百七十艘,上有七千唐兵。
日本海军的船只较小,但不计其数,上有数万日兵。
刘仁轨早早在白江口等候日军的进攻,八月十七日,日军发动了第一波挑衅。八月二十七日,日军水师后续部队相继赶到,与刘仁轨大战。震天撼地的杀声持续了几个小时,随后,日军不利而退,唐军坚守不动。二十八日,日军全部到齐,与百济王扶余丰水军集合完毕,遮蔽海洋,泱泱不绝。
日军在作战前都是有口号的,这回他们的口号是:“我们奋勇向前,敌军就会撤退!”(口号太次了)带着必胜的信念,日军数万海军开始冲击刘仁轨的大船。
唐军依然不动。
等到第三次冲击,唐朝的船只似乎是撑不住了,竟然裂开一道口子,让出了通往白江内部的通道。日军奋勇向前,把口子豁开,木舟接二连三地往里面冲去。然而,他们想不到,这只是刘仁轨的一个计谋而已。等日军的船只冲得够多,他遥遥指挥,唐朝的大船立刻合拢,将前来送死的船只全部包围起来。
海水都变成了红色。
日船四百余艘被烧毁,日军被斩首、淹死者多达一万余人。
扶余丰见大势已去,率领亲信逃往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