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奸雄与英雄之间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董尧 本章:徜徉于奸雄与英雄之间

    --《北洋兵戈》序

    田秉锷

    十卷本系列纪实文学《北洋兵戈》是董尧先生的有谓之作。为十人立传,耗二十年功,积三百万言,先生大可无憾矣。丹青施于天地,臧否贯乎古今,物议何如,不必理它,做成了一件自我选择的事,总是痛快淋漓的。

    名为quot;纪实文学quot;,quot;史传quot;的色彩毕竟浓烈。故《北洋兵戈》既可视为小说家言,亦可作史读、作野史读、作闲史读、作逸史读、作奸雄史读、作英雄史读......无意间,董尧先生又做了一回太史公,幸甚!幸甚!

    这太史公很难做。一难,相隔时距太短,历史的混沌尚未沉淀出水清沙白的了然;二难,主流偏见太重,武断的谳议依然左右着官方民间的口舌。你写,你写什么?你凭什么写?好在,董尧先生早在写作的中途,即已脱离了鱼贯相随的精神队列,借quot;离休quot;之机,完成了他无职无位的平民回归。每每相聚,杯酒畅言,董尧先生无不慨然于精神之自由、笔之自由得来不易。常聚常饮,常饮常醉,常醉而常清明,醉眼中回望二十年心路,《北洋兵戈》只能是一个平民文化人历史思索后的个人话语。

    目下流行的中国近、现代史,将公元1912年至公元1928年间的中华民国史定性为quot;军阀政府quot;背景下的quot;军阀割据quot;与quot;军阀混战quot;是不很恰当的。如果多一点历史的权衡,我们自会承认,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当年的理想,辛亥乏后九十年尚未完全成就,谁又有权利气壮如牛地将中华民国最初的十六年描成污团?中国,至今依然还处在转型期。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极多,所以这期间多无验之成效的思维定式、行为定式或权力定式。中华民国初期的大局波荡,这也是武人、文人、能人、坏人一逞其志的诱因。

    《北洋兵戈》纪实文学的传主共十人,不论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抵皆为否定对象。董尧先生为这些历史人物立传,无异于公开了一种有别于政治审判的文化评判立场。这是需要胆气的。粗览《北洋兵戈》,我知道董尧先生的文化评判还包含了更多的历史理解和人文宽容。因为,他追踪的是历史的人迹,并由此探寻历史的人心、人情或人智;转换为文字,《北洋兵戈》自然也成为一份迟到的关于中华民国初期风云人物的奋斗、发达、寂灭的记录。何必要分什么反与正呢?那是戏台的演出之需。生活中,没有人来得及丈量人性,匆匆过客,抓住了所求,又纷纷抛弃了所得。我钦佩董尧先生的写作毅力。我更钦佩他对十位传主的人性、人格所作的历史开掘。辫帅张勋,何其quot;反动quot;耳!但他的政治忠诚所折射出的人格坚定,正是他之后纷纭政坛上消磨最甚的良知良能。他如吴佩孚、段琪瑞、张作霖诸公,在爱国守节的层面上,也是没有污点的。

    因为资料所限,《北洋兵戈》一书目前还做不到quot;还历史以本来面目quot;。大略如此,皂白仿佛,作者与读者,基本可以无憾也。是为序。万千言又在序外。

    2001年6月16日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洋怪杰徐树铮:北洋兵戈之三》,方便以后阅读北洋怪杰徐树铮:北洋兵戈之三徜徉于奸雄与英雄之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洋怪杰徐树铮:北洋兵戈之三徜徉于奸雄与英雄之间并对北洋怪杰徐树铮:北洋兵戈之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