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我写海底捞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黄铁鹰 本章:自序 我写海底捞

    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

    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

    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

    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我说:“你再想想,我过些天给你电话。

    ”

    第二次电话,张勇同意了,但他提出三个条件。他说:“黄老师,第一,要写就写一个真的海底捞。

    要把海底捞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问题与困惑都展现出来;只要是真实的,我不介意。第二,写海底捞的书,我可不给你钱。第三,你写完了,我不审稿。”

    我说:“好。”

    于是,《中国企业家》给我派出大记者孙雅男小姐,一路陪我访谈,帮我整理资料。8个月后,这本书交给了中信出版社。

    这本书真难写。

    张勇不仅把海底捞向我全面敞开,让我采访了海底捞的所有高管,还让我进入了他的家庭和他的过去;再加上他那一句“我不审稿”,就更让我的笔格外纠结。写这本书,我领教到被人充分信任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太沉重。其实,这就是张勇管人的方法,我着实地被他“管”了一次。

    这本书完稿后,我开始嘀咕:是不是让张勇看看?万一我有什么地方写得失实或不对,给张勇和海底捞造成不好的影响怎么办?后来,我忍住了。原因是:这是我的书,是我看海底捞的视角。世界是个万花筒,海底捞也是一个万花筒,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图案就不应该相同。

    因此,本书如果对张勇或书中所有我提名或未提名的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我在此事先道歉。

    写这本书的第二个难点是技术上的,按什么形式写?按小说写,写了三万字,就写不下去了。按报告文学写,开个头也卡住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写,还是不行。折腾三个月,真难受!最后是对写作一窍不通的老妈,一句话让我定下了神。我带79岁的妈妈去吃海底捞。老太太吃完后,出门说了一句,“这些农村的孩子真让人感动!”

    对,就把海底捞这些让我感动的事情写出来,管他什么文体!于是,就有了这本62篇短文组成的“四不像”。

    这本书面市,我首先要感谢张勇。他让我进入了他的世界,并让我肆无忌惮地探索!

    感谢张勇的母亲张勇的太太,这两位对张勇最重要的女人都向我敞开了她们的心扉。

    感谢张勇儿时的邻居詹荣祥婆婆一家,他们让我对张勇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感谢张勇年轻时代的死党和同学——同他一起创建海底捞的施永宏,他的坦诚、大度和忍让,让我感动。

    感谢张勇年轻时代的死党和同学——至今在海底捞当采购大主管的杨滨,他让我这个55岁的,自以为知道人是怎么回事的人,对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感谢杨小丽这位四川女人——海底捞的唯一副总经理,她的故事让我太太哭了三次。

    感谢袁华强,海底捞北京大区的总经理,是他让我开始产生研究海底捞的兴趣。

    感谢海底捞的财务总监苟轶群,这家农民工为主体的企业中最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他的思维和逻辑让我新鲜。

    我还要感谢谢英、陈勇、林忆、杨华、冯伯英、方双华、谢张华和朱银花等等,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让我对海底捞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我还要感谢所有在餐桌上为我提供服务的海底捞服务员,每次吃饭,我的问题都会让他们烦不胜烦。

    另外,我特别要感谢的是《海底捞文化月刊》和它的主编郑操梨先生。我不仅在书中引用了很多海底捞这份公司内刊上刊登的故事,这份小报还成了我了解海底捞历史的唯一文字档案,从中我洞察到了海底捞的变化。我向这些故事的撰写人和提供者表示深深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过去9年听过我课的学生们,他们不仅给我提供了一个讲台,而且逼着我把中国商场实战案例课讲好。为了寻找更好的案例素材,我盯上了海底捞。

    我在书中还收录了我的学生关于海底捞的文章,他们是李垠周、李蕙曼、金修珍、况琳、欧阳易时和王廷伟,在此也向他们表示感谢!

    最后,也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我太太,她对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把了第一道关。如果哪篇文章没有让她感动,我就要重新琢磨。

    (最后定稿于长春2010年12月17日,当天下大雪,气温零下23摄氏度)


如果您喜欢,请把《海底捞你学不会》,方便以后阅读海底捞你学不会自序 我写海底捞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海底捞你学不会自序 我写海底捞并对海底捞你学不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