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阳明格竹的教训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少年哲学向导 本章:四、王阳明格竹的教训

    ——什么是实践

    我们知道,人脑就像一个加工厂,需要不断提供原材料,加工厂才能“加工”出产品。现在,我们还要进一步问:“原材料是怎样送进加工厂的呢?”也就是说,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又是如何反映客观世界的呢?或者说,客观世界是通过什么渠道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的呢?这个问题是我们学习认识论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从来没有人能够正确地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说起吧!

    我国明朝中期,在浙江余姚这个地方有一个大哲学家名叫王阳明。有一天,王阳明从书上看到“格物致知”这句话(“格”是研究的意思,“致”是取得,“格物致知”就是从研究客观事物当中取得知识)。于是王阳明就想通过格竹来弄明白竹子的道理,从而获得关于竹子的生长规律等知识。

    在王阳明所住的书院里,正好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挺拔俊秀。

    王阳明于是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他神情专注,双目发直,紧紧地盯着竹子不放,一定要搞清楚竹子是怎么回事。就这样过了一天、二天、三天,到了第六天,家里人见他脸色苍白,劝他回屋里休息,都被他拒绝了。到了第七天,他终于病倒了。王阳明观竹七天,始终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我们想一想,王阳明格竹子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如果在你家小院里有一棵树,你想知道这棵树的生长规律,比方说它适应的土壤条件、开花结果的时间变化等等,你会不会像王阳明那样去“格”它呢?坐在大树前一动也不动?如果你那样做,结果肯定是失败。

    王阳明在哲学上是个唯心主义者。他格竹失败说明:不管你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在竹子面前,静坐体会,苦思冥想,是不可能掌握竹子的生长规律以及竹子的性能、用途等科学知识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毛泽东同志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选集》第一卷,287页)

    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外部环境,因此,它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人不仅能适应环境,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的认识不限于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而且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像王阳明那样,在竹子面前仅仅是观看,只能看到竹子的青枝绿叶等表面现象;而通过变革竹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人们就可以逐步了解有关竹子的科学道理。

    那么,什么是实践呢?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牧民放羊,渔民出海,战士打仗,科学工作者搞实验,教师讲课,医生治病,演员表演,营业员售货等等,人们所从事的一切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活动都是实践。

    人们的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改造自然的生产斗争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人们要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穿、住等问题。人们只有进行生产,才能有粮食吃,才能有衣服穿,才能有房子住,才有可能从事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活动。

    人们的实践活动还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活动。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不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在社会当中人才能够维持生存。在社会当中人与人相处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我们同父母的关系,领导和群众的关系,同学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等等。人们的实践活动就包括这种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动。

    人们的实践活动形式还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从生产活动中逐步分化和发展起来,到近代就成为人们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现代化生产中,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光纤通讯。激光、海洋开发、宇宙航行等新科学技术的广泛利用,都将使社会生产力发生新的飞跃,引起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

    社会实践有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社会活动和科学实验这三种基本形式,这就包括文化、教育、艺术等人类活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实践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实践的形式也日益复杂多样。

    我们把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叫做实践,那么动物的活动能不能叫做实践呢?当然不能。我们在前面说过,动物活动与人的活动不同,而它们的区别就在实践。

    实践活动有什么特点呢?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能动的活动,具有能动性这一特点。能动性的意思就是说,人不仅能适应自然,更重要的是人能够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在这种改造和征服过程中获得对自然的认识。我们居住的地球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上有巨轮行驶,空中有人造卫星运行,陆地上有无数的城市、村庄,这都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结果。人类历史发展表明,自然界处处都留下人的活动的印迹,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我们再来看看王阳明格竹为什么不能成功。原来王阳明以为消极地、静止地观察客观事物就能获得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懂得实践是一个能动地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只有这种实践才能给人们提供关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对王阳明来说,你要认识竹子的内部结构和生长规律,要了解竹子的组织和器官的构造,你就得解剖竹子,利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和研究;你要知道竹子的生长规律,你就得亲自种植竹子,观察竹子的四季变化,研究竹子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发育)的规律,还要研究竹子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关于竹子的认识,才能说你认识了竹子。可见,王阳明正是不懂得实践能动性这一特点,导致格竹的失败。

    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社会活动。人们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有些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好似都是科学家的个人活动,一些科学定律、定理还以个人命名,例如,牛顿定律、波义耳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等,好像只是科学家们自己实践活动的结果。而实际上,任何科学家的物质生活资料,从事科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知识才能,以至语言,都是从社会中得到的。科学实验工作的进行也离不开他人的协作。特别是现代尖端科学实验的课题复杂,难度较高,规模较大,绝不是个人单枪匹马所能进行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学会这么想:如果说人类的活动不是单个人的活动,那《鲁滨逊飘流记》中的鲁滨逊,独自一人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着,奋斗着,他的活动不就是个人的活动吗?其实,鲁滨逊的活动也不是个人活动。鲁滨逊在荒岛上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就是因为他身边有衣服、斧子、火枪等工具,这些东西都是社会提供给他的。而鲁滨逊上了小岛不久就收下了“星期五”当助手,并不是孤独一人。可见,鲁滨逊的活动并不是离开社会的。

    可见,实践活动还具有社会性这一特点。

    实践除了具有能动性、社会性之外,还具有历史性。历史性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实践不会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无止境地发展着。每一历史阶段上的实践都有自身的特点,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都是各不相同的。古代人就不可能像现代人那样操纵自动化机器生产,用拖拉机耕田。从原始人的骨针、石刀、石斧,到近代的火车、轮船、飞机,现代的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机器人,从原始人居住的山洞到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显示了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实践的范围、规模、水平都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后人的实践水平和能力总是比前人高、比前人强。我们这一代人一定比我们的父辈强,比他们知道的东西多。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超旧人。

    当然,我们必须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不断前进。

    -----------------------


如果您喜欢,请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方便以后阅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四、王阳明格竹的教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四、王阳明格竹的教训并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