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彭玉龙田昭林 本章:第十章 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

    南昌会战刚刚开始时,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就己得到中国第一、第五战区将向信阳、应山等地区发动局部攻势,以威胁和消耗武汉地区日军的情报,同时了解到,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己由江西丰城、樟树地区调至江北枣阳、随县地区。日军攻占南昌,武宁,基本上解除了中国军队对九江及长江航道的威胁。冈村宁次决定先发制人,在日本国内新扩建的第33、第34师团增调至武汉地区,加入第11军战斗序列后,于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之前,向随枣地区进行攻击,以歼灭或驱逐汤恩伯集团,巩固武汉防务。准备使用3个师团及1个骑兵旅团的兵力进行这次作战。

    1939年4月17日,拟好作战计划。其作战方针是:为确保现占领地域,摧毁中国军队继续抗战的意志,预定于5月初歼灭武汉西北方向的中国军队。其作战指导是:在主力发动进攻之前,以一部兵力对大别山南麓地区进行攻击,以牵制中国军队于该地;主力在钟祥以东向枣阳并向唐河一带迂回,切断中国军队向南阳的退路,以歼灭其主力兵团第31集团军的2军于唐河以南之枣阳附近。达成作战目的以后,除确保随县附近地区外,各师团迅速返回,恢复原警备态势。要求参战各部队于5月初秘密集结完毕。其兵力部署是:令第3师团(为加强该师团进攻能力,另配属1个步兵联队、2个野战重炮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山炮兵大队、1个迫击炮大队、1个机枪大队、1个战车大队、2个装甲车中队)于4月末集结于孟畈店地区,5月初发起进攻,突破中国军队防线后,向随县以北的高城镇、唐县镇攻击前进,以牵制中国军队主力于枣阳东南方向;另以一部兵力向枣阳东北的新集一带迂回;必要时,以一部兵力由信阳向桐柏方向进击,以切断中国军队的退路。令第13师团和第16师团分别集结于钟祥东北的黄家集和钟祥附近,进攻开始后,两师团突破当面中国军队的防线,并列向枣阳以南的吴家店和枣阳以西的双沟前进,切断枣阳地区中国军队与襄阳的联系。令骑兵第4旅团(为加强该旅团独立作战的能力,另配属1个骑兵联队和1个骑兵大队)集结于钟祥东南的郑家集和天门以西的多宝湾地区。进攻开始后,俟第16师团进至樊城东南的方集、大庙山一带时,迅速超越该师团,攻击双沟,并向新野唐河迂回,以形成对枣阳地区的双重包围,遮断中国军队向南阳的退路。当第3师团进至唐县城附近时,第13,第16师团从白河以东向右迂回、进攻枣阳以北地区,歼灭中国军队主力兵团于枣阳附近。作战目的达成后,第3师团确保枣阳地区,掩护其他部队返回原驻地。其他部队撤回后,第3师团除留一部兵力占领随县外,主力亦返回原驻地,恢复原态势。此外,还令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团(2个侦察中队、1个战斗机战队、2个轻轰炸机战队)协同进攻部队作战。这一计划的中心思想,是以第3师团在右,骑兵第4旅在左,以迂回行动对枣阳地区形成包围,尔后,以第13、第16师团北进,以围歼中国军队之第31集团军。

    武汉会战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退守鄂西北及鄂豫边境地区,将所属部队区分为江防军、右集团军、左集团军、第二线兵团和游击部队5个兵团。江防军(司令郭忏,辖第94、第26、第44军和第128师及游击第7纵队,连同暂归第九战区指挥的第75军,共13个师及1个游击纵队)担任长江北岸至襄河(襄樊附近汉水河段)间及当阳、宜昌、江陵一带地区之守备;右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辖第33集团军第77、第59军,第29集团军第67、第55、第45军及第6游击纵队,共11个师及1个游击纵队)担任襄河两岸及大洪山之守备,主力集结于宜城以南地区;左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辖第11集团军第39、第84军,第31集团军第13、第85军及第1、第5游击纵队,共11个师、2个旅及2个游击纵队)担任桐柏山与大洪山间地区之守备,主力集结于随县至枣阳间地区;第二线兵团(总司令孙震,辖第22集团军第41军及第N9师,共4个师)控制于襄樊附近地区;游击部队(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廖磊,辖第7、第48军,第2、第3游击纵队,共4个师及2个游击纵队)以大别山为根据地,策应主力部队作战,另外,第一战区之第68军驻桐柏、明港一带,主力控制于桐柏西北,可策应第五战区作战。1939年4月上旬,军事委员会命令发动“4月攻势”时,第五战区之江防军及左右集团军,均曾以少数兵力向随县以东及安陆、应城、天门等地进行战术性出击;豫鄂皖边区游击队亦曾向信阳、广水、花园等处进行袭扰,均以兵力过小,效果很小。4月下旬,侦知日军有2个新的师团增援武汉,日军第11军正向鄂北集中,有向战区进攻的征候。李宗仁遂于4月25日下令,停止“4月攻势”,调整部署,作抗击日军进攻之准备。同日,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其作战方针是:“战区决以长久保持桐柏、大洪两山地带,以攻为守,予敌以打击。”其兵力部署的基本精神是:以一部兵力防守襄河,以主力配置于襄(阳)花(园)公路方面,伺机反攻,另以一部兵力配合游击部队攻扰平汉路。同时,还请求军委会令第一战区之第2集团军(孙连仲部)南移桐柏、唐河,以巩固两战区之结合部。计划经军委会批准后,李宗仁按照计划于4月30日下达作战命令。其主要内容为:“战区决以主力行攻势防御,粉碎敌人之企图,长久保持襄河左(东)岸地区,一部渡河攻击,竭力牵制敌之兵力,俾我主力作战容易。”令第21集团军以2个师并指挥2个游击纵队,主力向花园、广水间,一部向信阳西进,策应主力之作战;令江防军以第26军为主力,推进至沙洋、沙市间地区,并以攻击行动牵制敌军;今右集团军加强襄河左岸地区兵力,防止日军北上及渡河,令左集团军在现阵地(随县地区)阻敌前进,将主力配置于左翼,伺机向敌侧背攻击;令二线兵团之第41军在唐河、白河及襄河右岸扼要防守,第45军集结于茅茨贩附近,分别准备策应左、右集团军。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尚在枣阳。

    1939年5月1日,日军第3师团在航空兵直接支援下,首先在东部发起进攻,由信阳、孟畈店、徐家店、浙河分4路向守军第84军及第13军阵地进攻。战至5月3日,日军突破守军的前进阵地,开始向主阵地带攻击。又经过4天的激烈战斗,至7日晚,守军退守厉山南北之第二线阵地,日军先后攻占塔儿湾、高城、随县等地。在日军第3师团开始进攻后,日军第13、第16师团亦开始向守军第45、第59、第77军的阵地实施火力攻击。当中国军队第31集团军已被日军第3师团牵制了襄花公路方面时,日军2个师团及骑兵旅团遂于5月5日开始由钟祥、黄家集发起进攻。日军第16师团及骑兵第4旅团沿襄河东岸向北攻击前进,突破守军阵地后,于6日攻占长寿店,7日攻占张集、蔡阳。日军第13师团乘守军左、右集团军主力与日军第3、第16师团激战之机,由黄家集、平坝镇两路向北急进,沿途未遭坚强阻击,于7日夜分别占领枣阳及随阳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已将长官部转移至襄阳,鉴于当前情况,乃决心令左集团军主力依桐柏山地,对枣随盆地占领侧面阵地,侧击北进之敌,不得已时,则分向唐河、新野转进;并以第39军及第13军一部留置大洪、桐柏山区,发动游击,袭击敌人;令右集团军河东部队竭力来击北进之敌,迟滞其进展。各部队接到命令后,左集团军以第39军进入大洪山,第84军及第31集团军则逐次抗击、交互掩护,向唐河转移。右集团军以一部兵力及江防河东部队,分向敌后挺进,企图切断日本第16师团及骑兵第9旅团与后方之联系。

    日军第13师团占领枣阳后,各部队仍按原计划继续进攻。第3师团由信阳出发之第34联队,于5月10日击退第一战区第68军第119师,占领桐柏,其他3路于8日突破守军厉山一线的第二阵地后,于12日进至枣阳东北的西新集地区。第16师团在击退第59军第180师的阻击部队后,由张集经枣阳之西迂回至枣阳以北的太平、湖河。骑兵第4旅团于9日晚徒涉渡过唐河,10日拂晓徒涉渡过白河,中午攻占新野,遂即放弃、继续东进,12日与第2集团军第30军激战后,占领唐县,不俟守军反击,又放弃唐县,迅速南返至太平、湖河地区,与第16师团会合。至此,日军3个师团及骑兵旅团均在枣阳东北地区会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于当夜下达命令,令进攻部队返回各自驻地,并规定在返回途中分段扫荡第五战区留在日军后方的部队,同时令第3师团以一部兵力据守随县。

    第五战区左翼集团之第84军于5月9日撤至吴山店,获悉枣阳已为日军占领,北进道路受阻,于是转向南阳、方城间突围,于20日到光化集结,第31集团军于9日在桐柏以北的刘家河、江头镇地区与日军第3师团激战终日,伤亡颇重,当晚获悉,信阳日军已迫近桐柏,钟祥日军己占枣阳,10日又侦知枣阳以北日军正向东北突进中,而桐柏已为日军占领,并正向西进攻,第一战区援军尚未到来,遂决心于当晚向唐河转进,留第23师及独立第1、第2旅归张轸军长指挥,在桐柏山游击。撤退途中,于11日得知唐河、新野已为日军攻占,遂令各部经平氏,西新集间,转向东北之泌阳转移。15日撤退至泌阳,蒋介石将其调至内乡、镇平。右集团军河东部队连日袭击日军后方,先后在田家集、耗子岗等地侧击北进日军;第132师一部切断长寿店以南日军交通;第55军一部渡河向京钟路游击;第67军之1旅围攻旧口,均有斩获。5月13日,李宗仁认为右集团军牵制日军北上的任务已经完成,令其“停止进攻,回保河西防务”。河东各部队遂先后退回河西。

    在日军进攻期间,江防军和大别山的部队,按照第五战区的命令,频频出击以牵制敌人。第7军一部曾于4月30日一度攻人麻城北门,5月4日围歼日军一小部于红安以北的打油尖。第2游击纵队将夏店至花园间的交通,通讯彻底破坏,并与第3游击纵队协同,于5月3日占领东莫店,击退由广水来援的日军小部队。

    5月13日,14日,日军第3,第13,第16师团及骑兵第4旅团,开始由枣阳地区分路南撤。15日,其第13师团在茅茨畋、朱家集一带,遭到留置大洪山的第39军阻击。16日,日军第3师团亦加入战斗。激战至18日,第39军接到李宗仁17日发出的指示:“务避实击虚,勿坚守一点。”刘和鼎军长遂令其第34、第56师,化整为零,分散进行游击。17日后,日军各部队均返回驻地,除随县为第3师团之一部队占据外,恢复了会战前的态势。此次会战,据国民政府军令部战史会统计,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人员共2.8万人,据日军统计,日军共伤亡2450人。(第五战区当时据各部队战斗祥报统计,日军损失约2万人)。

    随枣会战,日军没有实现歼灭中国军队主力部队的战役企图。尔后,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又遭受挫折。特别是中国军队发动的冬季攻势,使突出在武汉地区的日军深感威胁。为了确保武汉和威胁重庆,日本大本营于1940年4月10日向中国派遣军下达了以第11军进攻宜昌的命令。这时,冈材宁次已经调走,由关东军第7师团长园部和一郎继任第11军司令官。所属部队、亦己有所调整;共辖第3、第6、第40、第33、第34、第13、第39师团,独立混成第14、第18旅团,临时混成第101旅团及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其中,4个师团和1个旅团驻于江南,3个师团和2个旅团及炮兵旅团驻于江北。园部和一即将进攻宜昌的作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打击枣阳地区的第五战区主力,第二阶段再渡过襄河进攻宜昌。其第一阶段进攻计划的作战方针是:以机动神速之进攻,歼灭第五战区主力于随县、襄阳一线以北地区;尔后,将汉水以西的中国军队向宜昌地区压缩并歼灭之。其作战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以两翼迂回包围、中间突破,歼灭第五战区主力。其兵力部署是:令第3师团(配属第40师团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第34师团2个步兵大队)由信阳经明港至唐河左旋,进攻新野南的白河地区与樊城附近,与第13师团会合,切断第五战区主力向北的退路;令第13师团(配属第15师团4个步兵大队,第22师团3个步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沿大供山以西汉水东岸北进,迂回包围樊城一带第5战区主力,与第3师团协同作战;令第39师团(配属第6师团的3个步兵大队、1个山炮兵大队、)于随县正面展开,当两翼师团形成包围后,从中路向枣阳进攻,与第3、第13师团协同,歼灭包围圈内第五战区之第11集团军。为了牵制和迷惑中国军队,江南各师团在进攻开始前对当面之敌发动攻击;在枣阳地区作战时,宣传此次作战结束即返回原防,使中国军队放松下一步作战的准备、并制造假命令,故意丢失。预定5月1日开始进攻。

    中国第五战区于4月初便得悉日军向第五战区调动兵力的情报,13日召开各集团军总司令会议,研究对策。判断“敌似将以主力由襄花路方面攻击,企图歼我襄河以东地区野战军,并相机攻略沙(市)、宜(昌)”,决定以战区主力守备襄河以东经大洪山、桐柏山至信阳北明港一线;控制机动兵力于叶县、确山地区,准备从正面和侧方打击进攻之敌。其兵力部署为:江防军司令郭忏指挥第26、第94、第75军,第128师及第6、第7游击纵队,防守襄河东、荆河右岸;张自忠为右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33、第29集团军,防守襄河及大洪山;黄琪翔为中央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1集团军、第45军及第1游击纵队,防守随枣地区正面并担任大洪、桐柏山口游击作战;孙连仲为左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2集团军及鄂东游击队等,防守明港铁路两侧;汤恩伯为机动兵团总司令,率其第31集团军位于叶县、南阳地区;孙震为预备兵团总司令,率其第22集团军集结于枣阳东北地区。

    1939年5月1日,日军按计划开始行动。第3师团由信阳地区北进。当日,击退守军第68军及第30军的部队,攻占明港、狮子桥及小林店、转向西进,5日占泌阳、桐柏,7日攻占唐河;第13师团由钟祥北进,突破第55、第77军和第67军部队的阵地,3日占领长寿店、田家集,6日攻占丰乐、张家集,7日进至襄枣公路,8日,其骑兵部队攻占新野;第39师团俟两翼师团形成包围后,于5月4日开始向守军第11集团军的阵地攻击,5日攻占高城、安居。守军退守环潭,又退枣阳,再退唐、白河后方,其第173师担任后卫,掩护主力撤退。7日日军攻占随阳店、吴家店,8日攻占枣阳。第173师完成掩护任务突围时,遭日军战车部队袭击,师长钟毅力战牺牲,官兵伤亡甚重。3路日军于8日晚在唐河、白河之畔会合。园部和一郎认为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已经完成,于当夜下令停止进攻。9日,各师团开始后撤。此时,第五战区各部队均已转移至外线。李宗仁遂部署部队,准备围歼其一部。令第2、第31集团军及第92军,由北向南;第29、第33集团军,由南向北;第39、第75军由西向东,包围枣阳地区日军。并令第94军深人至敌后之京山、皂市、应城、云梦地区,第7军与鄂东游击队袭击信阳以南铁路沿线之柳林、李家寨、鸡公山车站附近日军。

    第五战区的上述部署及蒋介石于11日18时发给李宗仁、命其“利用此一绝好之时机,竭尽全力,以完成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之光荣任务”的电报,均为日军截获。日军还从张自忠向蒋介石报告所率5个师的行动的电报中,了解到第33集团军的具体位置。园部和一郎遂决定,集中第13、第39师团的兵力,沿汉水东岸南下,反击张自忠集团军。令在新野以南的第3师团撤至枣阳附近,掩护后方。日军情报部门又从电台联络呼号及方法,采取电波测向,一直掌握着第33集团军总司令部电台的向外联络情况和位置。了解到张自忠总司令部位于宜城东北约10公里一带地区,日军遂在航空兵配合下向这一地区合围。15日夜,日军第39师团由方家集、南营向南瓜店逼进,16日拂晓完成对第33集团军司令部的战术包围,在炮火支援下,四面围攻。守军第74师英勇抗击,并不断实施反冲击,阵地失而复得数次,激战至下午,特务营亦参加了战斗。此时,日军进攻部队已达5000余人,集中炮兵火力,猛攻守军的最后阵地。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第74师伤亡殆尽。

    此时,日军第3师团配属之第216联队正在枣阳西北遭第31集团军包围猛攻,日军援军激战至18日上午,方得解围后撤。但日军各师团仍处于被包围状态,在中国军队的阻击、侧击下,伤亡亦重。园部和一郎为摆脱不利的被动局面,决定以进攻手段打破包围,令部队在撤至樊城、枣阳一线时,向追击部队实施突然反击,并向北攻击前进,以击溃由北向南围攻的第五战区主力部队。俟进至邓县、老河口附近,在第五战区尚未了解日军真正意图前,突然快速后撤至樊城、枣阳一线,作进攻宜昌的准备。5月19日拂晓,日军按照计划突破第五战区的包围圈,攻击北上。20日,第39师团先头部队第233联队进至白河南岸。当夜受命徒涉渡河,半渡之际,荫蔽在北岸的第31集团军部队,集中火力,实施突袭。该联队死伤过半,仓皇退回。21日,园部和一郎下令,命各师团立即撤至樊城、钟祥间汉水东岸地区。为补充此次作战所损兵力,调九江独立混成第14旅团的独立61、62、63大队和安义第33师团第215联队第1大队加入作战部队,同时令第40师团在汉水以东大洪山地区继续向第五战区的部队进攻,以保障进攻部队的后方。

    5月31日晚,日军第3、第39师团由欧家店、宜城间强渡襄河,6月1日攻占襄阳,3日占南漳、宜城,转向南进。第五战区的第41、第77军尾随敌后,收复襄阳、南漳。当日,第13师团由旧口及沙洋附近强渡襄河,与宜城南下日军相策应,向江防军进攻。江防军主力退守董市、古老背、双莲寺之线主阵地。5日,日军攻占沙详,6日占荆门、十里铺、十回桥。8日,日军占领远安、河溶、江陵、沙市,主力展开于荆门、十里铺、江陵之线。9日开始,在航空兵直接支援下,向守军主阵地进攻。午后,右翼阵地被突破,当夜退守宜昌外围阵地。日军继续进攻,激战至12日16时,宜昌失守。日军第11军原定在攻占宜昌后,各部队即返回驻地。占领宜昌的当晚,园部和一郎即令从速整理态势,作撤退的准备。6月15日,下令撤退,16日全部撤出。第五战区第18军当即收复宜昌,日本大本营受欧洲德国占领巴黎和意大利宣布对英、法作战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重庆的威胁,不顾兵力不足,又命中国派遣军确保宜昌。17日12时许,日军第13师团又攻入宜昌。此时、大洪山地区的日军第40师团已被第29集团军包围,激战6日夜,伤亡极重,师团长天谷直次郎负伤,粮食、弹药全靠空投。园部和一郎因无机动部队可以增援,只好令第40师团自身组织突围。6月21日,突出包围圈,到达钟祥以北汉水东岸。至此,会战结束。

    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


如果您喜欢,请把《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方便以后阅读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第十章 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第十章 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并对燃烧的土地·抗日著名战役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